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吹响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号角。为什么我们党如此高度重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因为,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牛鼻子”;抓住这个“牛鼻子”,我们才能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必然性。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的量变和经济发展方式质变的过程。经济增长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呼唤经济发展方式的质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旦发生质变,就会引领新的经济增长。这一点,尤其为近代以来的历史所证明:正是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人类实现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跃迁;正是由于信息革命的牵引,人类开始了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一些西方国家也正是由于抓住历史机遇,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走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前列。我们要改变生产力落后的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必须既大力推动经济量的增长,又积极促进经济质的飞跃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当看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三;但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其集中表现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针对这一现实,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内在地包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根本性。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科学发展是我们的目标,但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可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桥或船”。从社会整体来看,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离开了经济发展,其他发展就失去了基础;而经济发展既涉及经济领域,又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从自身内容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括推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自主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等,牵扯面广,综合性强,复杂而艰巨。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有根本性,“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怎样发展”的问题,就能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紧迫性。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应当说,我们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早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就提出要把经济增长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以后,我们党又多次重申和强调了这一问题,党的十七大更是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但不可否认,由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展缓慢。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重大冲击,充分证明传统的粗放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所以,不仅要转变,而且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速度。抓而不紧、抓而不实,只会贻误时机、贻害事业。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推动科学发展,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妙棋一招全盘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一招妙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理论探索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雨洗礼,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