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佛山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切实提高了发展的可持续性。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深入研究、总结。
广东省佛山市是一个制造业城市,经济总量居广东省第3位,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第11位。近年来,该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总体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走出了一条和谐惠民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2008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333.30亿元。
第一,融入科技创新理念,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佛山市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靠科技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产业升级品位,建设创新型城市。坚持把自主创新贯穿于佛山产业发展的全过程,紧紧围绕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来建立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突出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开展集群式的“项目满园扩园行动”,招商引资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培育了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聚集了科技资源,提升了产业集群度,把工业园区建成了高新技术的密集区和主导产业的集聚区。加快建设“白色家电之都”、液晶平板显示产业基地、“陶瓷之都”等现代制造基地,实现产业链由加工、制造等低端环节向设计、研发、营销、装备、展示、文化等高端领域扩张。建设国家级的专业机械装备、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品、家具、新材料、汽车及零配件、食品及饮料、轻纺、节能环保、医疗保健等特色产业基地。大力构建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业,建设国际级的陶瓷、家具物流基地和国家级的机械装备、金属材料物流基地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全面推进“广东省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大力发展时尚休闲产业,建设“世界名牌折扣中心旗舰店现代服务产业区”,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培育国际专业会展业,把佛山一批重点会展提升为国际性的专业会展。
第二,融入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发展质量。在推进科学发展过程中,佛山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尊重自然生态为准则,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动力,积极实施“美丽佛山”生态文明战略,努力保护生态环境。为此,佛山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积极推进“不开发区”建设,制定“不开发区”规划,加强“不开发区”内的生态环境建设;严格保护耕地,发展绿色农业,实施“复绿”等工程,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促进生态平衡,走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成功打造了适宜人居的生态花园城市。
第三,融入先进文化理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文化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山的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郁,文化优势和潜力突出。在推进科学发展过程中,佛山从先进文化着眼,加强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更加注重保持和发挥佛山文化优势,打造以岭南文化为代表的佛山特色文化品牌,塑造佛山独特的城市文化个性。以文化丰富城市历史底蕴,对佛山的历史文化进行提炼、创新,融入到城市建筑中,使之成为反映佛山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使城市原有的文化遗存、历史风貌以及人文风情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以文化提升城市文明程度,鼓励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建设。仅2008年,佛山市财政投入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经费就达201.47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2.5%。一是支持免费义务教育和扶贫助学,把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在广东省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前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扎实做好扶贫助学工作,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参与为辅的多渠道筹措扶助资金的格局。建立起“绿色通道”制度,对新入学的经济困难学生一律采取先上学后核实和采取相应的减免或困难补助等措施,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顺利入学。始终坚持“两个为主”(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妥善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入托问题。二是加强城乡统筹,把劳动就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在广东省地级市中率先实现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先后多次调整扩大再就业优惠政策范围,重点对就业难人员开展“一帮一”等多形式的就业帮扶活动。加快城乡统筹就业步伐,加强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工作,建立了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以及职业技能鉴定所(站)19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网络体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了企业欠薪监管等预防机制。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近年来,佛山市不断加快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框架,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补贴制度不断健全。全市已全面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全覆盖,社会保险完成市级统筹,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制方面实现了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保险待遇、基金核算管理全市统一的跨越。积极推行门诊基本医疗制度,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医疗、教育、住房和法律援助专项救助得到加强。落实惠民利民措施,在全市范围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产前医学检查服务,设置平价诊室,开设平价产房。(执笔:温宪元)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