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改革开放30年系列述评之1982 1981 1980 1979 1978
回首改革开放30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先后经历了6次较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其中,发生在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后的首次行政改革。它率先打破了过去的种种束缚,改变了农村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了行政权与生产经营权的分离,同时对经济管理部门进行了撤并和新模式的试点,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加快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建设。这次改革不仅规模大,而且目的性强,是行政改革历史上的一次有益探索。它为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建设和完善铺平了道路,也为此后的5次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之所以要进行改革,是因为政治体制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情的需要。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计划经济思维的制约,各级政府机构、部门快速增加,到1981、1982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已经多达100个,是建国以来的最高峰。这些机构设置重叠,职能交叉,人浮于事,协调能力和宏观管理能力严重缺乏,办事效率低下。并且,由于有大批老同志担任着副职,队伍也存在着严重的老龄化现象。这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机构构成模式,明显已经超出了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亟待进行改革。因此,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决定着手进行机构改革。
这次的改革,一是以突破中央政府权力过于集中,机构庞大,人员臃肿,办事效率低下为前提;二是减少副职,设国务委员,由国务院正副总理、国务委员和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作为国务院的日常领导工作机构;三是决定先在部分单位做试点,等取得经验后再陆续全面推广实施;四是对改革后领导班子的职数、年龄及文化结构等作了相应规定;五是对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进行了精简,整个改革将历时3年。
表面看来,这次改革的最大成就在于实现了机构、人员数量上的减少,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权力格局的重新调整。改革之时,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但是改革后便逐渐开始向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管理模式转化。这种转化,就使得我国的行政体制与经济体制更加协调。除精简了部门和领导职数,这次改革还解决了领导干部的终身制问题,并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四化"标准,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使大批的年轻知识分子走上领导的岗位。这些变化,都是对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旧的行政体制弊端的革除,是中国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中国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内涵。
从改革后的社会发展状况来看,这次改革基本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阶段性需要的。首先,尽管没有涉及到政府职能转换的内容,但通过机构改革,实现了从混乱到有序的转变,基本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要求。其次,它实现了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接。改革后,很多为革命作出过贡献的老同志退居二线,年轻有活力的新人也因而有机会走上了领导岗位,这一成功对接保证了领导队伍的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为后来党和国家领导队伍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变革必然会涉及到利益问题,但绝大多数人都能够顾全大局,服从要求,这就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也为未来的政治路线开辟了道路,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些成绩,既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为后来进行的5次政府机构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30年的改革,30年的不懈努力。由于种种原因,虽然一些设想在此次改革中未能发挥功效,但在后来的改革深化过程中还是付诸了实践。总的说来,这次政府机构改革,让我们认识到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机构改革的困难,明白了要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来设计和实施政府机构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必须与时俱进,与经济社会的转型同步,只有这样,改革才能成功,我们的前途才会更光明。
相关评论:
1978:高等教育重回正轨——时代与命运的拐点
1979:试办经济特区,从沙漠到绿洲的春天
1980:“只生一个”,改变中国人口发展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