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踏悲剧之后的校园为何不见悲伤

2009年12月12日 08:14   来源:燕赵晚报   王巍
    湘乡踩踏事件之后的第二天,悲伤似乎已远离了这个校园,同学们像往日一样嬉闹追逐,有些同学还把记者拉到事发的楼道,兴奋地讲述着当晚现场看到的情形。十几个小时前发生的那起轰动全国的踩踏事故,似乎已过去了很多年。(12月10日《中国青年报》)

    我们不忍回想,在12月7日那个晚上,到底有多少慌乱而无助的脚步,潮水一样漫过一些幼小无助的身体?我们也无法理解,死伤的悲痛何以如此迅速地从人们记忆中抹去。伴随着学生们的漠然和从容,悲伤已经湮没在一片井然有序之中,就像事故中初三学生小杰回忆的一幕:那个同学刚开始还大声呼喊着救命,后来就听不见了声音……

    也许,如此迅速地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正是当地政府追求的目标。遇到重大的伤亡事件,迅速采取措施恢复秩序,常被认为是一种减轻罪过的弥补手段,也被当做是对伤亡家属、媒体舆情和社会稳定负责任的态度。但是,让学校绕过对逝者的悼念和对学生的反思教育,急匆匆地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却不免让人悲从中来。在一些学生的言行中,我们没看到他们对逝去生命的丝毫敬畏,也没有看到对同学罹难的悲痛。相反,他们“正视淋漓的鲜血”,面带笑意地讲述同学的死,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无所谓,让我们深深震惊!

    重大社会性伤亡事件发生后,悼念活动的意义比迅速恢复秩序更有价值。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枪击案后,当地政府不仅为32位遇难者举行多场悼念活动,而且把凶手赵承熙和32名遇难者一起列为悼念的对象。在悼念仪式上,敲响的33声丧钟,让我们听到了生者对死者的尊重和对生命价值的彰显。如此人性化的悼念活动,不仅安抚了生者的悲伤和恐惧情绪,同时也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

    像踩踏这样的人为灾难,更需要平抚心灵创伤的集体动作。群体踩踏来源于群体恐慌,当一个群体都处于这种恐慌的心理状态时,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求生的欲望强烈到可以让人忽略任何秩序约束,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成功保命。所以,生还者更应为死难者的死负责。死者尸骨未寒,而校园已不见悲伤,这让我们心痛:人性的自私冷酷到了这个地步,这个社会难道不需要更多的反省吗?

    学生毕竟年幼,他们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的教育和引导,此时举行一个像样的悼念仪式远比恢复教学秩序更重要。或许海明威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引述的英国诗人约翰·唐恩的诗句能给我们些许启示:无论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也为你敲响!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