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炮灰”,国考过热需警惕

2009年11月11日 08:07   来源:光明网   姜春康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结束,通过审核考生愈135万。“科学技术国际合作司”欧洲处主任科员以下“一岗招1人,通过审核的人数已有2600人。国科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公安部地方公安系统、天津海关隶属武清海关、山东省枣庄市市区国家税务局等5部门均有岗位报录比超过2000:1(10月25日东方卫视《看东方》)。

    今年“国考”,总体竞争“空前惨烈”,热!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评价“2600:1”,并不为过。2600:1,意味着只有1人能成为幸运宠儿,而2599人则成绿叶,成国考的“分母”,“沦”为“国考炮灰”。

    国考一年热过一年,已是不争事实。2008年,通过审查人数超过104万人,但最终能捧上“金饭碗”的仅13566人,淘汰率高达98.7%。就职位平均竞争比例而言,2007年为1:50,2008年达到1:60,竞争最激烈的中央党群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竞争比例平均为1比162。

    国家公务员的“金饭碗”属性,不用赘述,135万报名者“抢饭碗”就可见一斑。很多专家也跳出来提醒考生要“避热趋冷”,抓出机会及时“出手”。这一方面说明国考非常热,机会稍纵即逝;另一方面,国考之热已成“技术活”,不“避热趋冷”就可能失去机会。后者显然是前者的深化解读,也正暴露出许多人报考国家公务员是通过“避热趋冷”实现的,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底线是被“录取”,是有工作岗位,而非马斯洛提出的最高境界“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当然不能怪报名者的逐利性。毕竟,在“金饭碗”面前,更多人的初步诉求止于“有碗”而非“碗大小是否合适”。就业,一直是大问题。广州一家猪肉连锁店年薪8万聘15名“猪肉佬”,引来1500多名应届硕士研究生竞聘;上海殡仪馆招聘,高学历者挤爆棚。这些,舆论都曾一顿爆炒,这折射出除观念问题外,就业难是事实,和“高等教育失败”和“道德滑坡”无关。

    可见,就业难语境下,争赴国考甘做“炮灰”,不是135万人本能的奉献精神使然,而恰恰可能是为了“分一杯羹”的本能诉求。

    笔者并不是在否定争做国家公务人员者的境界,相信他们都希望在工作岗位流泪洒汗,为国家做贡献。他们在努力,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如此机会。著名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诺斯创造性提出了“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概念。在就业压力下的国考而言,许多人做的是为“分羹”的“分配性努力”,而非为将禀赋投入“生产性努力”,换言之,国考热大潮涌动背后,不乏“投机者”。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