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靠近圣诞、元旦和春节,最近一个多月里,南京儿童福利院的孤儿们像往年此时一样,再次成为社会各界踊跃奉献爱心的对象。记者清点了一下,在2011年12月至今48天里,孤儿们先后接待或参与了165批次、数千人次参加的社会捐赠或互动。(1月19日《扬子晚报》)
一种普遍的看法是,不管结果如何,爱心捐赠者的初衷是好的,这种看法,其实是站在捐赠者角度,而没有考虑被捐者的感受。而从捐赠者立场出发的“爱心捐赠”,有不少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和形式主义。以大中学生的爱心访问来说,据笔者所知,有相当部分是把这作为一道社会实践或志愿者服务作业来完成的,因此,他们不管孤儿是不是欢迎,是不是打扰老人的生活,就按照自己完成作业的想法,去孤儿院、福利院,而且,还要搞出“动静”,要求孤儿、老人一起做互动,以便拍照,以便交作业,以便展示自己的“爱心”。
站在被捐助者立场的捐赠,考虑的问题则不同:他们是需要一次问候,还是需要长时间的交流?他们需要每次PARTY式的活动,还是需要心灵的关怀?在一群群慰问者带着感动离开之后,他们会有怎样的心情?考虑了这些,就会在捐赠的形式上做根本的调整,也许会在捐赠之前,与福利院进行沟通,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想法,真实需要;也许只是静悄悄地送上财物,但不打扰他们的平静生活;也许不是赶在节日,凑热闹,而是在平时保持与他们的紧密联系。
这种调整,需要捐赠者从重视形式转向关注慈善的内涵,也需要福利院、敬老院能对一些捐赠互动说“NO”,并告诉他们不要影响孩子、老人正常生活,不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对此,福利院完全可以做得主动一些,告之社会孤儿们的学习、生活需求,同时还可协调各路人马,将他们策划的捐赠活动放在一起,互动活动则分散到平时孩子们需要的时候。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