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社会温情何以在飞速的发展中渐渐流失。让不同阶层的人增加了解,接受和容忍彼此的不同,这可能才是消除戾气的有效途径。
5日下午,北京电影学院,一名开着奥迪车的在校学生与一名清洁工因停车问题产生纠纷,双方随后发生打斗。该清洁工在打斗中突然倒地,随后不治身亡。北影校方一位负责人称,双方为互殴。(据12月6日《京华时报》)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竟然引发了一起命案,这恐怕是任何人都没有意料到的。更何况,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大学校园里,当事一方还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由于事件正在调查中,一些详细的信息还没有被披露,然而就已知的信息,我们也能做出大致的判断:这并非是利益冲突所致,只是戾气让事情变得不可控制;暴力不仅没能解决问题,而且给当事双方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因停车产生的纠纷,几乎无时无地不在上演,车主和车主之间、车主和路人之间、车主和交警之间、车主和收费员之间……但很少听到有因此大打出手的,致人死亡的就更为罕见。在大学生与清洁工的冲突中,不论具体的对与错,单就当事人以暴力去解决纠纷的方式,可见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对于年轻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近些年,类似的事情让人记忆犹新:西安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人后,下车将被撞者捅死;大学生李启铭在河北大学驾车撞倒两名学生之后,表现得不以为意,这都让人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戾气。戾气行事,暴力解决,似乎成了一些人解决各种问题的固定套路,这与当事人身份的高低并无多大关系,也不取决于其是否开着豪车。而放纵戾气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无路可走。
就这起纠纷而言,大学生和清洁工之间,虽然论人生经历和社会地位都有着极大的差距,但如果双方在最初交涉时能有善意的表达,恐怕很难走到肢体冲突的境地,更不用说闹出人命官司了。那么,为什么他们都不愿“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活优裕的大学生可能从来没有感受过底层的艰辛,也很难与他们有共同语言,并发自内心地尊重一个清洁工。而艰苦谋生的清洁工可能也容忍不了衣着光鲜的大学生对自己飞扬跋扈,并视之为为富不仁,而不把它当做一时的年轻气盛。不同阶层之间缺乏沟通,必然产生误解和对立。彼此都认为很难说服对方,也不愿做“无用功”,用拳头说话就成了第一选择。当初,药家鑫非要杀掉事故中的受伤者,有一个很奇怪的理由就是“农民很难缠”。
就像之前的类似案例,与清洁工互殴的大学生已经被贴上了“富二代”的标签,但是,仅仅把这起纠纷归结为为富不仁未免又太简单了。为什么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面对与自己完全处于不同生存状态的人,不能表现出应有的教养?如果面对一个西装革履的教授,他还有这么大的戾气吗?
这可能就不是富与穷的问题了,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社会温情何以在飞速的发展中渐渐流失。让不同阶层的人增加了解,接受和容忍彼此的不同,这大概才是消除戾气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