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新股发行节奏

2011年04月12日 07:16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安 宁
    日前有媒体报道“新股发行或现大跃进,市场面临巨额融资压力”,报道一出,一些有新股扩容“恐惧症”的人开心担心忧虑起来。对此,笔者认为,在新股发行市场化背景下,大可不必再“恐惧”,只要企业愿意上市并符合上市要求,市场投资者愿意申购,股票能发的出去,就表明市场是能够接受的,要相信市场的约束力量。

    统计显示,2011年前3个月,平均每月上市新股30家,按照这个数字,全年新股发行大约360家左右,但这只是一个保守数字。按照沪、深两家交易所的计划,2011年的新股发行数量和规模将达到400家。这也符合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方向。

    从宏观层面来看,“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央行最新发布的《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提出,在2010年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条件下,发展新兴产业的资金需求将更多地转向资本市场,股票与债券发行量和交易量也会相应增加。大力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是一项战略性任务,这使得当前更多地依靠新股发行这一直接融资手段显得尤为迫切,尤其在巨量信贷资金不可持续的背景下,更有重要战略意义。

    新股发行对国家的意义这么重大,是否就意味着会牺牲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呢?相反,投资者可以从更多新股上市中获利。

    一方面,让更多的企业上市,投资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有更多优秀的公司供投资。更多企业上市使市场供求更加趋于平衡,估值更加趋于合理,投资者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投资。

    另一方面,决定股市长期趋势的是经济基本面、企业基本面,多发些新股可能会抑制短期的投机炒作,但长期走势是不会改变的。

    从微观层面来看, 中国有大批高成长性的优秀公司,很多中小公司很难得到银行贷款。这些公司亟待上市,以实现其业务加速发展。这些公司构成了中国经济成长的一块块基石。尤其是在当前国内经济经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企稳回升背景下,加快这些企业的上市,更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促进民间投资的有力举措。

    我们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因为国内上市周期太长的原因而选择海外上市,国内投资者无法分享这些企业的成长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缩短新股上市的时间能让更多的企业留在国内资本市场。

    另外,通过让一些新兴产业公司加快上市,可以很好地促进产业革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在鉴别和培育新兴产业方面有天然的优势,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将培育出我国的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形成未来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目前新股发行定价已经市场化,那么,新股发行的节奏也要交给市场决定。要相信市场有足够的能力接受扩容潜力。因为在股市扩容的同时,伴随的是投资者队伍的不断壮大,这其中的供求关系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我们要将维持这个市场动态平衡的权力交给市场本身。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