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善和义仍然是今日的公共伦理

2011年02月23日 07:08   来源:燕赵晚报   王丹雪

  英勇救人的张岐山和崔如意被评为正定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崔如意还被追认为“舍己救人好少年”。社会各界继续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英雄的敬意。(今日本报A5-A6版)

  冷静思考:张岐山和崔如意的行为之所以感动了这座城市,是因为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那种温馨的互助和关爱渐渐稀少,很多人在感叹:很多维系社会和谐的公共关系被经济利益异化。骤然而至的经济转轨列车仿佛汽车高速转弯,旧有的社会人文秩序在某种程度上被强势的实用主义消解。在物质上,一些人目迷于五色,耳惑于五音,不再对公共秩序和公共精神感兴趣。这个背景下,英雄的义举自然震撼人心。

  从官方肯定到民间自发,及纷至沓来的捐款,让远行的英雄稍感放心:有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身后亲人的窘境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透过现象看本质,它不是简单的经济救助,它的另一层涵义则是对新的社会伦理和社会公共文化重构的期望。人们的行为说明人心向善,希望这种社会精神和公共道义薪火相传,不被淹没于社会疾行的步伐中。

  84岁的张老先生行动不便无法去正定,亲自来报社捐款500元,委托报社转达对张岐山的敬意。市民孙女士来到两位英雄的家里分别救助5000元,虽然别人一再要求,她也没有留下姓名。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朴素道德观的背后,是社会义心大爱的具象显示。

  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我们不注重物质的多寡,其背后的爱心表达都同样真挚;我们不拘于形式,对“善行”和“义举”心有戚戚,就是对我们存身之社会的无形奉献。危难之际慨然相救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可以说,发自内心本能的见义勇为者是不会考虑回报的,但是见义勇为往往存在风险,甚至付出生命。所以人们的热心,首先化解了见义勇为的身后之忧,换个角度讲就是降低了见义勇为的道德风险问题,这样的结果就是这种侠义精神得以传承。

  见义勇为究竟是文化还是社会准则,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目前我们所能选择的最佳方式,还是从社会文化角度留存并完善这种精神文明的存续。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社会传统,有激励发扬的人文基础。相信:如果没有这种传统,张岐山和崔如意可能会从自利的角度去对待落水者;周围的人们也不会有纷纷伸出援手的必然过程。

  在各种多元文化并存的今日,在新的文化秩序还没有完全成型之前,善良的人们依然遵循着文化本能,这,才是当今社会伦理的内在架构。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