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11日,河南林州市已停止供暖5天。该市邻近河北,近期属全年最冷时期,气象预报显示,11日林州最低气温为-10℃。据林州市长热线回复:林州今冬将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停止供暖。1月8日开始,热力公司已开始全额退还市民的供暖费。(1月12日《新京报》)
在天寒地冻的节骨眼上,北方城市林州停止供暖5天,这无疑让林州居民雪上加霜。更让人纠结的是,该市停止供暖并非因为生产故障,而是为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读罢这样的消息,让人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尽管热力公司已开始退还供暖费,但是从契约的观点来看,热力公司停止供暖是一种违约行为。既然市民已经缴纳供暖费,热力公司就应该忠实履行供暖服务。热力公司单方面停暖,不仅要退还供暖费,而且要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市民的损失。
但是,换个角度看,热力公司停暖也很无奈。政府下达了关闭优创电厂的死任务,电厂关闭直接了导致供热公司停止供暖。从某种意义上讲,热力公司挣不到供暖费,也是“受害者”。如果说热力公司停暖是违约行为,让市民身体受冻的话,政府只见节能减排政绩,罔顾民生冷暖,更让人心寒。
中央推行低碳政策,设定节能减排指标。本是为了淘汰落后产能,矫正GDP论英雄的错误发展观。但是在节能减排的问题上,地方政府平时不做足节能功课,不淘汰落后产能,公共机构不当好节能示范,而是选择在“年终算总账”之时突击限电、停暖。让居民长期体验无休止的“暗夜”与寒夜。这不仅给民众生活带来不便,伤害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利益,也是对节能减排政策的歪曲,同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虽然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表态要确保居民用电,对某些突击减排的地方点名批评。但某些地方仍然置若罔闻,突击节能减排仍在继续。有的地方居民家里停电、停暖,就连医院、红绿灯等公共设施也不能幸免停电。
部分地方突击限电、停暖,官方发布的煤炭消耗、电能消耗会有所降低,但是其他能源消耗增加,给民众带来不便,还增加了其他社会成本,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与居民生活秩序。这样的节能减排“效果”对经济发展,对黎民百姓根本没有好处。其实,把节能政绩与民生利益放在天平上衡量,孰轻孰重,并不难回答。某些地方突击停暖减排,是对节能减排政策的亵渎。
由于唯GDP论英雄的发展观仍有相当大的市场,有的地方招商引资不讲原则,部分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也被地方奉为座上宾。再加上金融危机之时出台的刺激经济政策也打乱了原有的节能减排工作部署,导致一些高能耗行业产能重新抬头。正如《国务院“十一五”节能减排通知》所言:“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快速增长,一些被淘汰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能源需求大幅增加,能耗强度、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速度放缓甚至由降转升。”
中央节能减排政策在地方变形走样,地方政府年终打响突击节能减排“运动战”,把“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人为制造“有电不送”、“有暖不供”的荒唐减排局面。这既说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存在反弹隐忧,也说明某些地方执行节能减排政策“只见政绩,不见民生”。
针对某些地方突击节能减排、枉顾民生冷暖的怪现象。国务院办公厅去年11月份曾下发紧急通知。但是,从林州停暖的残酷事实来看,对不正常的突击节能减排现象,不仅要发通知,而且要及时安装制度补丁,启动问责程序。地方突击节能减排伤害民生利益,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同样也应纳入节能减排政绩的考核范围。修正年终算总账的传统政绩考核模式,保持对官员政绩考核的连续性。让地方政府不仅对GDP负责,对节能减排成绩单负责,而且要对公共服务与民生福祉负责,确保居民与公共设施用电采暖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入多维绩效评价机制,把官员绩效评估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增加民众对官员节能减排绩效评价的话语权。逐步修正部分官员“只见政绩不见民生”的狭隘节能减排观,实现政府职能的华丽转身。
(责任编辑:张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