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贫困线”的上调

2010年12月31日 10:55   来源:解放日报   徐敏

  岁末年初,一则消息引发人们关注:我国决定在“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就是2011年,将贫困标准线上调到人均年纯收入1500元,这比2009年的1196元提高了25%。受此影响,我国贫困人口总数将大幅增加,可能破亿。一些已经脱贫的人口将“返贫”。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10年来,中国扶贫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底的9423万减少到2009年的3597万,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3.8%。世界银行称赞中国为全球缓解贫困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比照国际标准,我们的差距还很大。2008年之前,我国的贫困线仅为人均年收入785元,该标准按照2005年的美元购买力平价约为人均每天0.57美元,而按照美元兑人民币当时汇率则只有人均每天0.31美元。这与世行推荐的人均1.25美元的贫困线相比,差距悬殊。

  贫困线标准过低,不但造成对实际贫困人口的低估,也导致贫困人群“可行能力”和“实质自由”的缺失。“可行能力”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提出的概念,意指一个人免受痛苦,诸如避免饥饿、营养不良、疾病、过早死亡等方面的能力,以及能够识字、有尊严地生活的自由。人们在所处的社会条件下拥有多大的可行能力去享受生活,阿玛蒂亚·森称之为“实质自由”。

  可喜的是,我国对贫困人口界定的标准与时俱进,且近年步伐加大。2011年,我国将贫困标准上调到人均年纯收入1500元,透露出许多信号:新的标准线设定,可能降低政府扶贫的成就感,但实事求是、勇于担当的态度,正是国家政府赢得国际社会尊重的重要表征。贫困人口增加了,需要政府拿出更多补贴,扶贫压力增加,责任更重;而对民众来说,则是大大的福音,让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国民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当然,也应该看到,尽管我国大幅上调贫困标准,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然较低,1500元的新贫困标准仍低于印度。

  标准线的设定要动态变化,而对“贫困”的理解也应与时俱进。无论一个国家还是城市,都应把贫困作为一个动态的比较概念,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赋予它不同的内涵,这样才能真正缓解贫困。有学者把贫困线分为“生存贫困线”和“发展贫困线”两种类型。“生存贫困线”主要为了维持温饱。即便大幅提高了贫困线标准,我国目前对贫困人口承担的主要责任还只在“生存”标准。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存贫困线”需要提升到“发展贫困线”。因为一个国家的公民不仅需要满足温饱,还需要健康,有文化教养,在享有教育权的基础上提高就业能力,在自我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

  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所言,贫困的终结不仅仅意味着结束极端苦难的状态,更意味着帮助那些贫困的人走上发展的阶梯,开始能够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与希望。因此,缓解贫困是个系统性的大课题,除了调整贫困标准之外,政府部门还需要重新整合扶贫资源,建立合理的公共财政扶贫机制,减少因教因医致贫、返贫现象,确保贫困人口民主参与的权利,使他们拥有发展能力和表达权利。如此,才能更加接近“消除贫困”这个美好彼岸。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