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肯定北京警方微博,一是在砖头横飞的批评质疑中做到了善意坚持,不仅改变了常见的官方语汇,也做到了“件件有回复”;二是确实不搞花拳绣腿,切实解决问题。
点击量超过1100万次,网民留言近4.5万条,微博粉丝超23万人,通过微博解决网友反映的实际问题89件。这是北京警方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开通近4个月的成绩单。
作为官方微博,这样的成效还不多见。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平安北京”在与网民的沟通互动中,“仅删除谩骂和广告评论”“删帖同时,会通知对方删帖原因。”
俗话说,知易行难。抱着良好初衷开微博,却被网民“拍砖”、质疑、甚至冷嘲热讽,非但没有因此后退,并且坚持下来、越做越好,这显然不是一个“赶时髦”就可以解释的。
这倒让人想起了一个故事:1941年,延安打雷劈死了一个人,有个老农说,怎么不把毛泽东劈死。在当时这句话已足够“反革命”,但毛泽东听说后并没有同意下面人严惩老农,而是经过调查了解,得知这位老农嫌税收太重,才有这种气话,不但没有严惩老农,还减少了边区赋税。
如今,政府部门出台一些创新举措,往往会引发群众“作秀”质疑甚至无端谩骂。这固然有网络“不成熟”因素,有关部门也应有所反思。以“网络问政”为例,有些网民之所以不买账,恐怕也是跟下列因素有关:
政府网站开了许多年,有的依旧老脸一张,半年不变,到处是“还没有相关信息”字样;有的成了发布政绩的小黑板,只管自己方便快活,却不回应百姓关切。一些领导留言信箱永远回复“正在办理中”,一些官员博客也最终沦为“空壳博客”,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小小的微博,又能有多大改变?
更重要的是,在一些地方,制度化的联系群众方式尚在襁褓之中,群众座谈会不兴,群众上访受阻,政务公开不畅。换句话说,本该有的地方都没有,可有可无的地方又怎么会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谓通过网络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不是作秀又是什么?
从这个角度,人们肯定北京警方微博,恰恰就在于,一是在砖头横飞的批评质疑中做到了善意坚持,不仅改变了常见的官方语汇,也做到了“件件有回复”;二是确实不搞花拳绣腿,切实解决问题,对“方舟子遇袭事件”及时播报,与济南警方联手救下自杀网友“苏小沫儿”……正是这些实事,为“平安北京”赢得了众多粉丝。这也说明,行胜于言,解决实际问题永远比亲民姿态重要。
通过微博解决实际问题89件,在偌大的北京,如果仅仅看这一数字,“平安北京”的作用着实有限。然而,功夫在诗外。“平安北京”价值的最大体现,是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主动服务群众的理念,一种“真走”群众路线的作风——这在当前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意义重大;在个别地方群众掀翻公车的场景里,意义重大;在最近赠给有关部门“不为人民服务”锦旗的“锦旗哥”走红网络的语境中,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