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浙江新的干部综合考核办法不再搞单纯的GDP竞赛,讲究“由里往外美”,把过去捆在身上的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的“政绩枷锁”卸掉了。用当地干部的话说,抓GDP增长是政绩,解决民生困难、生态环保问题同样也是政绩。
由浙江不赛GDP,想起9月份四川省出台的一个市州目标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不再向各市州下达GDP增长指标;计划生育、耕地保有量、安全生产、维护稳定、廉政建设成为考核重点。如果市州这五项否决指标任何一项出现重大问题,就实行“一票否决”。而前不久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发布的会议公报,以及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均未提及有关GDP增速的量性要求。这被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教授解读为“以GDP为主要甚至唯一考核指标的时代过去了。”他认为“这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信号。”
而在我看来,不论是浙江“不再搞单纯的GDP竞赛”,还是四川“不再下达GDP增长指标”,抑或GDP从中央全会“隐身”,一切都还只是刚刚开始,距离“由里往外美”还有不小的距离。
长期以来,GDP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有着“经济的世界语”之誉。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GDP,1992年正式使用这个核算体系。近十几年来,GDP这个词在新闻媒体上出现率非常高,它伴随着我国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也见证着各级官员“GDP崇拜”的各式表演。
网上曾经流传一个笑话说,两个经济学家打赌,每人吃了一堆狗屎,结果竟创造了200万元GDP。这是社会对“GDP崇拜”的形象讥讽。今年5月初,《求是》杂志刊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的文章,详细阐述GDP这一指标的局限性,列出其诸多“不能”——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发展,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差异,不能准确反映财富增长,不能反映非市场性家务劳动,不能全面反映社会进步,不能反映环境资源的变化,不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换言之,它与分配无关,所以它不等于共同富裕;它与环保无关,所以它不等于蓝天碧水;它与健康无关,所以它不等于没有过劳死、矽肺病、连环跳,以及一波又一波令人心碎的矿难……
尽管“惟GDP”论如此臭名昭著,但在有些官员心中,“GDP就是官帽”的观念根深蒂固,GDP主导施政、GDP衡量政绩已经习惯成自然。哪能是出台一个管理办法就取消得了的?它已从中央全会“隐身”,而要让它从官员的施政实践中真正“隐退”,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写在纸上、讲在嘴上、贴在墙上、印在文件上的办法、规定、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这样那样的严禁、不准有多少?但是,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事情还是屡屡发生。比如酿成“杯具”的强制拆迁、不让人说话的书案、帖案,俨然没有“剧终”的连续剧,屡屡挑战公平与正义的底线,就是明证。因此,不再下达GDP增长指标,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仍然在于躬行,在于实践。唯有如此,官员心中“GDP崇拜”的余毒才能清除,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由里往外美”。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