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持续三个月库存血量短缺,现在已经达到历史最低点,各大医院推迟需要供应血液的手术,病人被迫自己找血。据采血工作人员称血量短缺一方面是因为临床用血大量增加,另一方面是大学搬离市区,献血主力军之一的大学生减少。(2010年10月19日《山东商报》)
血荒已是全国性问题,而且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放假和农民工返乡等时节,昆明血库告急的原因更是离谱———大学搬离市区。这固然凸显了大学生和农民工对城市做出的积极贡献,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一方面是社会对义务献血的宣传不足,很多人不愿也不敢献血;另一方面,则是无偿献血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及现实中执行时的弊端造成的。
要知道,按照《献血法》的规定,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在需要输血时,可以免费使用其献出血液量的3倍血液。不过,受血者必须先缴纳各种费用,然后再凭借有关手续办理费用的减免,而整个过程之繁琐、操作之不便,让不少人“望血兴叹”。
另外,无偿献血与输血费用的高昂,早已引致颇多诟病,尽管有规定,输血费用只是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测等基本费用,但这些费用如何分配,成本究竟为多少,公众无从知晓。相反,血管工作人员不菲的收入和福利待遇、某血站工作人员用过期血液浇花的新闻等,都无形中消弭着公众对血站及献血制度的信任和支持度。
同时,血站工作和管理的滞后也是造成血荒的主要原因之一。昆明血库告急,其原因之一竟然是大学搬离市区,这个离谱的理由其实也正好反映了血站工作的不到位。除了献血点少、远之外,对献血者的精神和物质补偿匮乏也是献血者不积极的原因之一。在国外,如德国,凡是献血,就可以得到免费且最严格的体检;在马来西亚,献血者可以得到打折卡,可以在商场、餐馆消费时获得优惠;日本则是经常对献血人士通过媒体进行表演和宣传,倡导良好的献血气氛。
不从体制上变革,血荒事件恐怕还会年年上演,甚至愈演愈烈。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