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基金结余的管理、控制要求精确。结余太多,使救命钱处于“沉睡”状态,老百姓因“看病贵”而不堪重负,医保基金不能尽其所用,显然失去了意义。但是结余太少,甚至收不抵支,又将威胁医保基金的安全,这也不行。
应该说,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医保基金累计结余足以保证其安全运行,甚至局部地区结余过多。但是有个新苗头也应该引起警惕:一些地方开始出现结余过少的现象。
导致医保基金结余下降的原因,除了保障水平提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定点医院对参保人过度医疗,甚至违规骗保时有发生,大量消耗了医保基金。
患者想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医院想靠多治疗赚更多的钱,而在医保支付大头的情况下,患者对价格敏感度大大降低。这样一来,医患双方就自然结成“利益同盟”,共享医保滥用的盛宴。
医患的这种合谋看似医患双赢,实则以医保基金的挥霍为代价。一旦医保基金不堪重负,要不只能提高缴纳标准,要不只好降低保障水平,无论哪一种选择,后果都将造成百姓利益受损。即便有财政补贴医保基金,可这不也还是纳税人的钱吗?如果管不住滥用的手,医保支出很可能不断攀升,再殷实的家底也经不住挥霍。
遏制过度医疗是世界性难题,解决过度医疗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医保管理部门也并非无计可施。加强监管办法很多,试列几个,抛砖引玉:
首先,尝试降低医保部门监管医院的难度。可以考虑让医院与社保基金结成共同体。对医院的医保使用采取总额控制,医院少花了,有节余,省下的钱可以按比例奖励医院;超支了就罚款,严重的甚至可以取消定点资格。从而,引导医务人员选择疗效好、费用低的治疗方案。同时,建立保护患者合理治疗权利的机制,制约医院为省钱而侵害参保人的利益。
其次,建立定点医院和医生的信誉评价体系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对屡次违规的医院和医务人员予以警告,直至取消医保资格。
再次,建立医疗费用合理的分担机制,对易产生过度医疗的药品、高档进口医用材料,设定适度的自付比例,促进参保人员自觉减少费用。当然,在减轻患者负担与保障医保基金利益之间如何平衡,就需要专业人员深入研究了。
办法很多,但是究其根源,过度医疗的罪魁祸首还是医院的牟利冲动。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相关补偿措施的到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得以加强,这问题必能有效缓解。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