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人口"靠市场还是靠权力?

2010年08月04日 13:35   来源:东方网   吴江

  针对北京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专题调研,建议对吸纳大量流动人口的小企业小门店实行强制退出机制。在加大对高端人才引进的同时,减少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8月3日《新京报》)

  钱太少当然不免痛苦,但钱太多有的时候也会惹麻烦。城市与人口的关系,也大致如此,对于城市而言,人口太少当然有“空城化”之忧,但人口太多也同样会在环境、资源、交通等诸多方面造成危机。面对已达1755万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人口,北京当然有必要正视城市人口的容量问题,并出台相应的人口控制政策。如此看来,北京人大建议清理吸纳流动人口和低端劳动力的小门店、小企业,似乎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的确,既然要控制人口,当然也得择优录取,假如控制人口反而把高端人才给赶走了,不仅得不偿失,恐怕也不切实际,更难如愿。这个时候,拿流动人口和低端劳动力开刀,不仅完全符合“舍卒保车”的精明逻辑,相对而言也阻力最小、成本最低,更易操作。

  没错,大学可以择优录取,甚至可以只管掐尖,但大学毕竟不是城市,天之骄子也不是大学中的唯一群体。不难设想,假如大学里只有才华横溢的学子,却没有食堂师傅、保洁人员,周边没有书店,没有小卖部和小饭馆的话,肚子都吃不饱,学子的才华又该“毛将焉附”?同样道理,对于城市而言,其实不可能只要高端人口,却无需低端劳力,一个良好的城市人口生态,其实恰恰需要各类人员协调发展。事实上,小门店与小企业其实并非从天而降,可有可无,假如没有市场的需求,它们根本无需清退,早就自己关门打烊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清理小门店和小企业,显然不会毫无代价,而恰恰是以减少对市民需求的有效供给为代价的,清退低端劳动力,非但不是对城市人口结构的优化,而恰恰是对城市人口生态的破坏。至于所谓“提高各类市场门槛”,最终为之埋单的其实不是别人,而正是北京的市民公众。

  此外,对于这些流动人口和低端劳动力而言,他们同样是中国公民,既然每个公民都有迁徙的自由,他们当然也并不例外,改善自身生活条件、寻求自身的发展,更是他们不容剥夺的权利,哪怕是首都北京也根本无权对他们说不。

  那么,北京的人口问题是不是就没有办法,只能任其成为不治之症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北京人口过度膨胀的根源其实不在于流动人口,更不在于低端劳动力太多,而恰恰在于城市功能的定位的追大求全,既要当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又要包揽从高到低各类产业的中心,怎能不导致人口的膨胀。真要为北京的人口“减肥”,其实更应靠科学合理的城市定位,只有北京出让一些中心地位,放弃成为所有产业的中心,多些产业转移以及与其他地区和城市协同发展的意识,人口的疏散,自然会水到渠成。

  一言以蔽之,限制人口也需“限”之有道,尊重公民的权利,尊重市场的逻辑,少些权力的臆想,正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