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日前公布了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效益水平仍保持较高增速。1—6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42236.6亿元,同比增长40.9%,累计实现利润9275.9亿元,同比增长57.1%,6月比5月环比增长7.7%。(7月18日《人民日报》)
国有企业从理论上讲是全体国民所有,其能赚钱当然好,利润越多,上缴的红利就越多,老百姓实惠就越大,也跟着沾光,可是从以往看,并非如此,利润是利润,红利是红利,要收取红利难上加难。
据专家称:“按照国际上或者是国内民营企业的一些分红,一般成长型企业是10%-20%,成熟型企业是50%。”。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比,在政策、资金、进出口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不少还处于垄断和半垄断的地位,尤其是一旦市场有个风吹草动还可以提高收费,因而更易获得利润,相对来说更应多缴红利,可事实是,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少企业仍然享受着免交待遇;有的只是上交5%;即使利润颇丰的烟草、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五个资源性行业上交利润也只不过是10%;远远低于国际惯例。
更令人预想不到的是,如此象征性的红利标准,上缴也不是易事。2007年开始恢复征收红利以来,就遇到了不少的阻碍和不顺,如:2008年从一季度开始不断有央企向国资委和财政部申请减免,赫赫有名的两大巨头中石油、中石化甚至得到财政补贴。2009年是央企最好的年成,利润非常的丰厚,可是央企上缴红利约为总利润的十分之一,只有“九牛一毛”。
一些国有企业非常不情愿的上缴红利,并非完全是为内部的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而是将一部分利润划分为内部的红利,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如:有的不务正业,频频现身土地拍卖市场,成为赫赫有名的“标王”;有的还转化为内部的“私房钱”,如: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至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至10倍之间。自留利润过多,化公利为私利就难免,一些国企的高管酬薪近百万元还嫌少,有的高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尤其是职务消费更是个无底洞,不论公和私,只要有发票,什么都往里填。
创造利润多而上缴红利少,内部得利就多,工资福利待遇就高,肥得是少数人,由此社会群体的差距就会拉大,显得不公平,不合理。再则自留资金太多,自主权太大,免不了一些人手痒痒滥用钱,想方设法将其化解,落入私人口袋。
国企利润增近六成业绩显赫值得庆贺,可是高兴之余又令人担忧,其中有多少利润能用之于民,能上缴多少红利,是否是利润的巨人,红利的矮子?只能静候相关部门的答案。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