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高考状元人大附中的李泰伯,申请哈佛、耶鲁等十一所美国高校遭到拒绝,成为舆论炒作焦点,“书呆子”、“应试教育牺牲品”等论断纷至沓来。对此,一篇题为《哈佛为何拒录北京理科状元》的文章说得很实在:“看到这个消息,我首先想到这是不是个高分低能的学生,是不是个考试型和竞赛型学生?结果我错了。他是第一实验班
的班长、人大附中学生会主席、模拟联合国大会主席。这些经历都是与学习没有直接关系的公益性工作。”也就是说,李泰伯是一个素质全面、热心公益的优秀学生,他的偶然被拒只能说是美国高校看走了眼。
教育界人士早已提出:高考状元的个人成功是偶然的,但状元背后的艰辛付出是必然的。人大附中作为北京状元“摇篮”,2005年以来诞生了七位高考状元,今年更产生了理科高考的前三甲。据报道,该校近年被美国名校录取学生数百名,与李泰伯同届学生今年也有40名入选。而我们的舆论头条,为何对这类名校的教育模式和教改经验熟视无睹,倒是围绕李泰伯的偶然失利大做文章呢?难道高考状元被拒,就是中国高考制度的全面失败?
其实,棒杀高考状元并非自李泰伯开始。2009年,一篇调查报告被广泛引用。调查指出: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国各省1000余名“高考状元”没有产生一个政界、商界、学界的“职场状元”,全军覆没。且不说这调查是否全面,单看“职场状元”与“高考状元”的简单类比,就是不够科学的。文化程度不高的商人成为亿万富翁,不能证明读书无用。更为重要的是,高考状元只是学校教育的较为显眼的结果,而这些个案的成败并不足以说明整体教学的成败。当然,我们反对夹杂了各种功利目的的状元炒作,但我们也反对只因为“状元”这个名头,就无视其背后那些成功的教育方法和模式。我们的媒体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棒杀高考状元和培养他们的名师名校,而是如何避免各行业的庸才当道和“武大郎开店”,给中国的人才资源以最佳环境。
无原则地追捧状元毫无意义,但培养拔尖人才的道路却不能不走。2001年,日本提出50年内获30项诺贝尔奖计划,至今已涌现6位诺奖得主。在印度,500多个行政区设有“天才儿童学校”,智力资源成为这个南亚国家的发展动力之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依样画葫芦,亦步亦趋,但我们必须思考人才成长的成功之路。在提倡人才兴国的今天,我们可以不关心高考状元,但必须关心产生状元的那些人才培养方法和模式,及其各个方面的利弊得失。因此,我们不妨以更冷静理智的眼光看待高考状元,摘掉苛责的有色眼镜,给他们和他们身后育才的园丁们以热忱的掌声。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