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问及“中国现在最大规模的事情是什么?”十有八九会答曰:“城市化”。确乎如此,自国家确立了城市化道路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经过程后,大小城市的城区不断扩大,连偏远的乡村也被卷入其中;市政建设快马加鞭,“旧貌换新颜”,一派繁华景象。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更是将城市列为考量中国现代化的主要标准。
日前,在上海世博会“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论坛上,专家学者达成一个共识,即视城市为“充满活力、可''感知''和''自适应''的''生命体''”。城市既然是一个“生命体”,那它就会有健康的问题,或言之,它可能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生病”。
城市有“病”,人知否?笔者不揣陋识,指诊一二——
同质化的模式,使城市少了“灵魂”。每个城市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或激情澎湃,或坚忍不拔,或自信淡然,或素妆典雅……城市的灵魂尽显于其不同的个性。笔者探望留学的女儿,曾在法国小住了一段时期,游览过不少城市,如以画类喻之,巴黎似油画冶艳,马赛似木刻厚重,里昂似国画飘逸,尼斯似水彩画亮丽…..上海世博会五大主题馆之一的“城市生命馆”就展示出世界各国不同个性的城市模型和未来城市规划的图景。检视当下的中国城市,互相抄袭,彼此模仿,三线看二线,二线看一线,只有楼房高矮、汽车多少、道路宽窄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迥异。上海大学一位教授曾在课堂里作了一个恶作剧式的试验:在某座城市的影像中插入另一个城市的片断,学生们竟然无人察觉,缘于千城一面,似曾相识。2003年开始,一场中国城市特色危机的大讨论席卷全国,截至去年,参与论战的文章多达40余万篇,其观点大都取批评态度。无怪乎,英国《卫报》称:“中国是一个由一千座雷同城市构成的国家”。这场论战惊动中南海,仅2006年,国务院领导就城市特色危机问题作了两次批示,可见,此“病”不轻矣!
城市患有“洁癖”,大凡旧街区、老房子一拆了之,连具有文物保存价值的名人故居也给“老城改造”让路。霎时,城市够“现代”了,但是,人们再也无法认清它的“年轮”了。一些建筑、一些街区,经过沧桑变迁和岁月侵蚀,它们确实显得“老”了。然而,那一座旧寓、一段残墙、一眼古井、一弄小巷,都变得异常珍贵,甚至一片石、一块砖、一棵树、一个不经意的弯角,都记载着许多岁月的记忆,在它们身上留存着这座城市令人熟悉的历史表情。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内涵、优秀的传统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都是一个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板块”。因此,每个时代都要在城市建设中留下自己的“年轮”,保存城市的记忆,这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意大利罗马的历任市长,在改建市政的同时,都为保护历史遗产作出了不朽贡献,元老院、凯旋门、纪功柱、万神殿等古迹成为罗马虽取之有尽但用之不竭的宝藏。我国在医治城市“洁癖”时,罗马的做法不失为一方药石。
“软体危机”是我国当下城市的又一重症。不敢掠美,这是由台湾已故散文大师张继高“把脉诊断”的。上世纪90年代,台湾经济腾飞,他却撩开繁荣昌盛的面纱,看到了诸如管理水平落后、交通秩序混乱、电视节目低俗、生态环境恶化等“软体危机”,并向政府和市民疾呼:在“硬体进步”的同时,必须远离“软体危机”!是呵,宽阔便利的交通,能容忍违章的人车和混乱的秩序?文化多元的电视广播,能充斥内容低俗的娱乐节目?美似花园的小区,能由落后的物业管理来担当?霓虹灯闪烁的街市,能满目乱脏差的景况?衣着时髦的市民,能时时显露生活的陋习?靓丽的市容,能蒙上一层灰色的气雾,令人看不到蓝天、青山、绿水?陷于“软体危机”的城市是难以冠上“现代化”,哪怕它的“硬体”设施再一流。
城市之病远不止三,有的“病理”彰著,有的“病因”潜滋,亟待疗治,还城市一个健康之躯。深为遗憾的是,偌大的中国竟没有一家城市“诊所”——诸多的大学里至今不设“城市研究”这一学科。悲者也夫!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