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究竟该打造怎样的城市特色

2010年04月29日 11:00   来源:东北网   郭杨阳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6年前,哈尔滨市为打造城市名片,南岗区、香坊区纷纷建立特色街。洋溢着异域风情的印度街、韩国街等特色风情街,加上女人街、儿童街等行业特色街,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然而,几年过去,印度街卖起了俄罗斯商品、儿童街上儿童元素渐失、女人街上吆喝的是美发器材……这些特色街道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色彩,变得名不副实。

  作为求学哈尔滨的大学生,对于哈尔滨的建设现状有切身感受。同时,也以一种第二故乡的情愫期待着他变得更加美好。6年前开始的“打造城市名片”行动,我们不在场,但今天我们却能真真切切地看到这些特色街的“迷失”。在遗憾的同时,开始下意识地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哈尔滨,究竟该打造怎样的城市特色?

  哈尔滨是一座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以冰雪文化著称的北方名城。面对现代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哈尔滨旧城改造、新区建设过程中一系列矛盾凸显。为了适应城市经营和塑造城市品牌的需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就要在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前提下,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根据其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在城市高速运行的前提下,保护散落在哈尔滨辖区内的西方古建筑,变得迫在眉睫。

  但是,近日被转载于各大网站的一篇名为《给城市良心一个坚强的依靠》的评论,却赤裸裸地揭示出了这座美丽的城市在保护西方古建筑方面的丑陋伤疤。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因制止无知的人们对保护建筑的破坏而被打。面对施暴者的放肆大胆,她希望得到警方的帮助,为这次的不平寻求公道,使将来的我们在面对这座城市的时候不至于心痛、不至于忐忑。但从目前派出所的办案进度来看,没有同这种要求合拍。

  这位年过半百的女专家被拖走,被拽衣服拉扯背包,被用相机撞击之后。顽强地走回去继续拍下照片,那些毁灭式开发者的嘴脸在照片里十分清晰,而这些影像资料就在当地派出所的电脑里。因此我们无法作出“处理这件事很难”的假设。

  《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对历史建筑应当实施原址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拆除、迁移历史建筑”。那些人对保护建筑的破坏很明显违背了这一条。他们出于商业利益或者其他的私人目的进行强制的破坏,其动机不难理解。但派出所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如此“不作为”呢?我们不奢求他们的意识里能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有多么深刻的认识,也不指望他们出于“城市良心”的激励而自发站在女专家的行列。但是,作为执法者,对于法律总该是有意识的吧?如果他们不是无视法律的存在,那我们就只好理解为:他们与这些破坏者之间的交往“另有隐情”。

  如果你要来哈尔滨旅游,我一定建议你别错过“中央大街”,因为那里有欧式、仿欧式建筑75栋,各类保护建筑36栋。汇集了欧洲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风格,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18世纪的折衷主义风格和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等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是最能体现“小巴黎”丰富内涵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但是,这一切都还建立在我们的开发商手下留情、我们的警察依法作为、我们的市民有城市良心的前提上。因为谁都不能保证,那些丧心病狂黑白勾连的“开发者”在未来某个日子,不会将推土机开上中央大街。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