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很多社会科学类研究课题,是“雷人”成果的富矿。西安《关于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市民人文素养培育对策研究》(下称“对策”)课题,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据6月22日《华商报》报道,从今年起,西安计划用10年时间初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城市人口达1000万以上。国际化大都市应有什么样的市民素质?5月初,西安市文明办、社科院联合组建了“国际化大都市市民人文素养培育”课题组,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雁塔、碑林、莲湖等区,与各阶层市民进行沟通,进行集体座谈和个案访谈,最后形成“对策”,“提供给西安市委、市政府作决策参考”。
除了一些空泛之谈,引起争议的主要是课题组副组长、西安社科院研究员张永春所说的这段话:“这个课题中包含很多具体措施,例如到2015年,一半市民能认500个繁体汉字和会说900句英语,既要诵读唐诗、宋词,也要诵读歌德、普希金,要弘扬西安伟大的城市精神。”
毫不奇怪,这迅速成为了网络上的笑料,其“被幽默”程度非同一般。很多网友即刻指出了以上说法的暗伤,比如,光让市民学习英语,就恐怕远远不够。俄罗斯人来了怎么办?意大利人来了怎么办?葡萄牙人来了怎么办?你总不能要求其他国家的人也都先学900句英语再来吧?就是人家会说英语,到了您一堂堂国际大都市,您给人指路不用人家本国语言却用英语,说轻点这是不礼貌,说重点这就是歧视。所以俄语、西班牙语、法语……还有斯瓦西里语(非洲人民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更应该让他们宾至如归)都应该会说,每种语言都学它900句,即使成不了国际大都市,至少也能成“世界语言中心”。
可是,对这样一个课题,又能指望他们怎么说呢?从前,我也曾有机会参加过一些类似的“课题”。因为有政府背景,基本上,课题不存在无法通过评审的问题,这样的课题,某种程度上,就是白给的政绩单+研究人员的零花钱。即便如此,脸面上也须过得去,所以,某些内容的写作,就成了很挠头的活。你要建成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总要有点什么指标,而这个指标,作为一个课题研究来说,当然最好是量化——所以就有了“500个繁体汉字和900句英语”。至于为什么说500个繁体字而不是800个,为什么说900句英语而不是300句,估计是永远无法有人能回答的问题——可能是项目负责人当年对《英语900句》情有独钟,也可能是他认得的繁体字也不过500枚而已。为什么是歌德、普希金,而不是雪莱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亦如此类。当然,这些指标,同样是难以考核、测算的,最终,都是无头官司。
对这么一坨“注水肉”,不管有多少难言之隐,都应该允许网友们被雷到以后有哄堂大笑的权利。哄堂大笑之外,还应该注意到这个课题很多表达所存在的毛病,其实是当今中国很多有“野心”的城市共有的痼疾,如将繁体字、英语、普希金与最不可量化的“城市精神”、“市民素质”等同起来,如试图将市民素质作为组培室里的幼苗予以“培育”——谁来培育呢?当然,惟有靠政府。这些花着纳税人的钱“研究”出来的充满酸腐与僵化气息的“成果”,的确让人嘴里喷饭,心中发酸。
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还是这句话:“针对外来人口文化水平低、文明习惯差的问题,实施社区学校结业证制度与暂住证挂钩制度。以《文明礼仪手册》为基本教材,以社区学校为免费教育平台,要求外来人口办暂住证前必须入校就读,拿到结业证的外来人口优先办理暂住证,并享受相关城市福利。”有什么调查证明“外来人口文化水平低、文明习惯差”呢?曾经在一些一线城市大行其道而今备受诟病的“外来歧视”的“伟大传统”终于在二线城市西安得到承继了。可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致力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有可能是一个并未给自己国家的公民以国民待遇的城市吗?一个80%市民能为外国游客导游的城市,愿意为除了外国人的“外来人口”所做的,就只是教会他们《文明礼仪手册》吗?有哪个国际化大都市这么做的呢,是古之长安,还是今之纽约?
在“国民”尚未落实之下奢谈“国际化大都市”和“国际人”,无异空中楼阁。这种“决策参考”,能不念成南辕北辙的歪经,就算不错了。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