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四青年节,温家宝总理与北京大学同学谈教育改革,谈到大学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家办教育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大学还应该逐步改变行政化,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当时我写过一篇文章,呼吁教育家要立志“干一辈子”。我说要成为教育家,娴熟地掌握教育规律,不是一蹴能就的。教育家要在教育事业上创造出辉煌,也需要长期摸爬滚打,也不是一蹴能就的。有成就的教育家,多是把毕生精力都献给育事业。我举了蔡元培、陶行知、陈垣、梅贻琦等名字,作为例证。
近读一些有关高等教育的文章,看到成功的大学校长,大多是职业教育家,都有着长期从教的经历。例如,蔡元培曾任过爱国女校校长、北京大学校长,前后13年;蒋梦麟曾任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校长,前后20年;梅贻琦曾任清华大学校长、西南联大校长、台湾清华大学校长,前后26年;罗家伦曾任北京大学、中央大学校长,前后15年;张伯创办了南开大学,任职长达30年;如此等等。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高校的声誉,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些职业教育家在教育岗位上,长期厮守,苦心经营,按教育规律办事的结果。学校的品牌与他们的名望相互辉映,造就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段辉煌。
如今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发展很快,教育质量却不容乐观,即使是国内最好的大学,也难于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原因自然很多,内中不可忽视的一条,就是如今“干一辈子”的职业教育家太少,而“干一阵子”的过客过多。有人形容现在的大学校长,“永久牌”少见,多的是“飞鸽牌”。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办好“树人”的学校,即使是具有正确教育理念的校长,也要悉心经过多年努力,方能取得成效。美国哈佛大学所以成为世界名校,历任校长功不可没。有统计说,它的校长任职时间一般都在20年左右,任职最长的一任校长艾略特,干了40年。美国其他大学的校长任职时间,一般也达12、2年,而我国大学校长目前平均任职时间为5、2年。我国大学校长有些本来就不是教育家,在校长位置上又是一幌而过,加以一任有一任的做法,工作上不断“翻烧饼”,如此怎能按教育规律办事,把学校办好呢?
因此,办好高校,一定要有一批职业教育家在教育岗位上长期厮守,“鞠躬尽瘁”,胜而后已,死而后已。自然这有赖本人忠于教育事业,耐得住寂寞,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把教育岗位当作跳糟的跳板,特别是能抵住“官本位”的诱惑,不挤向“学而优则仕”的路。
同时,也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改变“官本位”的价值观,改变大学的行政化倾向。这除了要改变以官为大、以官为贵的观念外,大学的一些制度措施也不能简单地照搬行政的一套。比如关于校长任期问题,就不宜套用公务员的规定,四五年就得换一换。如果某校长在岗位上做出骄人业绩,而学校的教师和同学又都希望他继续留任,这样的校长就可以继续干下去,即使到了60岁,只要身体还好,也可以像艾略特一样,做到七老八十。这样,能够充分发挥优秀职业教育家的作用,于国于民有利。
大学如此,报社、出版社等文化单位,其质量的有效提高,也同样需要“干一辈子”的优秀的职业新闻家与出版家。拿新民晚报来说,其广泛的影响力,与老报人赵超构的长期奉献是分不开的。倘若他像公务员一样,60岁就退休,报纸在新时期就不会有“飞入寻常百姓家”方针的提出,也就没有了与时俱进的“节节高”。
文教行业的有效发展提高,需要有忠心耿耿的职业化的优秀人才。他们不是“飞鸽牌”,而是“永久牌”,他们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而文教行业也不搞“官本位”,不以官位评高低,而以对社会的贡献分高下,欢迎优秀人才“干一辈子”,允许他们“干一辈子”。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