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一些国产品牌手机里内置各种名目的收费菜单,每点击一次,在没有任何提示和确认的情况下,就会被收费。
收费成陷阱,监管有失职
2006年,信息产业部专门出台了《关于信息服务类用户申诉调查处理的实施细则》,规定信息服务商在收到用户服务申请后,要向用户发送请求确认信息,用户确认反馈后,才能提供服务并相应计费。手机吸费陷阱违背了这个“二次确认”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属于典型的欺诈式违法收费。
这么多品牌手机长时间蒙蔽、坑害消费者,为什么没有及时得到制止和纠正?实际上,并非没有管住“吸费陷阱”的手段:增值业务服务商需要有准入资格,手机入网也要通过相关部门认证。监管的职能部门,在手机吸费陷阱中,恐怕难逃失职之责。
(福建 孙瑞灼)
【微博之论·手机收费陷阱】
@真事隐:手机增值服务,实际上是手机厂商和运营商的“蓝海”。比如苹果公司,就通过提供软件下载等手机增值服务,开拓出一大片盈利空间。但对于“蓝海”的开发,如果缺少监管、缺少标准,让一些人的欺诈行为破坏了消费者的信任,破坏了市场的规则,显然不利于这一行业的发展。
@河南一剑飘雪:我们需要用手机,SP运营商我们管不了,但选择手机的权利却在消费者手里。收费陷阱的消息一出,“国产手机用不得”、“还是要买国际大品牌”的言论,随处可见。国产手机厂商如果像这样耍小聪明,如何做大做强,如何走向国际市场?
(来自人民微博)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