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博会看国人的时间观念

2010年05月04日 10:56   来源:东方网   杨菁
    上海世博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有两则新闻值得拿来说事:一则说,世博会第二天共接待22.18万人次游客,相比已经售出的30多万张5月2日指定日门票来说,仍有10多万持票者没有入园。(5月3日《广州日报》)另一则说,从今日开始,中国馆将进一步优化发放预约券工作,采取“预约+排队”双重接客方式。(5月3日《东方早报》)

    游客排队时间有多长,上海世博会就有多热。据报道,这几天英、美、法、丹麦、意大利等场馆排队时间都超过两小时,组织者不得不建议游客去其他展馆参观。

    诚然,在公共场所排队是文明的象征,而国人也已经习惯了排队。可即便如此,当排队时间超出人所能忍受的极限,就会变成一种负担。鲁迅曾说过,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时间就是生命。诚如斯言。英国的一项统计就显示,英国人平均一生因排队而耗费将近6个月时间。由此可见,让人长时间地排队,其实与谋财害命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可事实上,早在2008年,上海一些餐馆、医院就能让人不用排队,只要提供手机号码,电脑系统就会按照预订自动发送短信提示消费者办理业务。(据新华网)既然世博会一向被人们称为“经济奥运会”,主要功能是传播先进的技术成果,展示和推广新产品、新工艺,那么借助于手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缓解排队难,为什么就不能在上海世博会上推广的呢?

    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国人的时间观念不强。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八点开会九点到,十点还在等领导,领导来了做报告。领导之所以要晚到,一来说明很忙,二来是摆谱儿。而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形还很常见。比如两个人约好时间见面,资历浅的一定要先到,而资历深的总是要晚到。正因如此,虽然每天都在排队,但是预约排队却很难推广。

    再回到上海世博会,10多万持票者没有入园与“预约+排队”双重接客方式的推行,当这样两则新闻放在一起的时候,让人不得不感慨,如果国人能像德国人一样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若世博会能将预约排队进行到底,一些场馆还会发生排队时间超两个小时的一幕吗?由此及彼,若平时也能守时,还会再感叹“生命不息,排队不止”吗?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