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媒体言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居住隔离”,身份阶层的地理差别愈演愈烈

2010年04月27日 09:48   来源:红网   释均
    北京将试点推行城乡接合部的流动人口“倒挂”村的封闭管理模式。据称,警方将联合政府部门为这些村落建围墙、安街门、设岗亭,并封闭一些不常用的路口,对村内的人员和车辆实行持证出入的措施,将原本开放的自然村经过人为科学合理改造,上升为封闭式的社区管理模式。(4月26日《新京报》)

    为何要封闭管理?警方说了,“这些村庄出现警情高发,环境和治安秩序差等情况,已经形成治安工作的瓶颈。”此外,城中村“藏污纳垢”的说法甚嚣尘上,各地“摸索城中村封闭式管理的新路子”的热情有增无减。可笔者纳闷的是,建围墙、封闭路口、持证出入就算“科学合理”的改造了?原本“开放”的自然村,改造成“封闭式的社区”就算是一种“上升”吗?笔者曾《西安日报》上看到一个“先进典型”,说是当地有个杨家围墙村通过城中村改造,打破“围墙”意识,破“墙”治乱,“从一个烂摊子、上访村、闹事村到好班子、和谐村”。一边是打破围墙,一边却是建立围墙,怎么能均属“上升”之举呢?

    毋庸讳言,围绕城中村的争议不绝于耳。于今而言,抛开存废争议,探讨如何有效管理城中村或许才是理性之策。可无论如何,笔者都不觉得建围墙、封路口的封闭式社区管理模式是“科学合理”的。封闭管理城中村,无异于像隔离病毒一样把一部分居民圈在“围墙”之内。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城中村公共设施缺乏、生活环境欠佳,如此“封闭管理”,无异于是默认一种低水平公共服务的正当性,剥夺城中村居民获得优质城市生活的权益。

    事实上,如今不光是城中村,举凡都市,封闭式小区遍布,围墙一围,保安把门,进出凭证,来访登记,视频监控,每个小区自成系统,自成一个小社会,大有与外界划清界线的意思。尤其是一些所谓的高档住宅区,更是戒备森严、与世隔绝,俨然“城堡化”,大有与外界“老死不相往来”之意。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如高档社区里入住的自然是“成功人士”,城中村里则多聚居着外来人口。什么层次的财富水平对应什么价位的房子,进而对应什么档次的小区,而小区之间的档次之差又暗含着住户阶层身份之别,这种“居住隔离”也就带来了阶层分割。正如社会学家孙立平所言,不同居住区域的分离,表明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如此差别化居住,自然也就成为阶层“断裂”的表现。老北京“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说法,指的就是一种“居住隔离”的状态;昔日广州也有“东山大少”、“西关小姐”的说法,也是包含着身份阶层的地理差别。

    况且,高档小区多处于交通发达、商业繁华、教育资源集中的市区,而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城中村大多在配套设施不全的边缘地带,资源差异又会进一步加剧阶层上升的机会失衡,加速“阶层断裂”。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郭松海曾提议“控制居住空间分异,构建混合社区”,可谓切中肯綮。广州的金沙洲这个地方,也曾因聚集大量经适房、廉租房而被担心会成为“贫民窟”,“混合居住”的想法也屡被提及。一道围墙,建起来简单,拆起来可就困难了,“居住隔离”导致的身份阶层烙印,别说拆墙,就是挖地三尺也难以迅速改变。由此看来,原本“开放”的自然村,改造成“封闭式的社区”实在算不上是一种“上升”。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