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新华视点”14日报道,长沙市工商局办公大楼建设出现严重违规,不仅投资超标3000多万元,违规使用3500余万元公共资金,还有十余个招投标项目结算价数倍于中标价。湖南省审计厅2008年即已发现问题,并将审计报告转交多个主管部门。2006年开始,工商系统多位曾任负责人的老干部亦多方举报这一蹊跷的招投标事件。但近日记者采访省工商局、长沙市招投标办、省纪委等部门,发现几个主管部门还在“踢皮球”。公众对幕后真相的热切期待,与有关部门的冷处理,形成强烈对比。
老百姓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腐败问题却似乎愈演愈烈,而且还在逐渐挑战公众的承受力。报道揭出的问题,并不在可能存在腐败的本身,而是相关监管、纪检、司法部门对涉嫌腐败的视而不见。如果,长沙市工商局办公大楼建设中确实存在腐败问题,那么,对腐败问题的不作为或慢作为,则是比腐败更严重的腐败。还有什么比放纵腐败更腐败的?
长沙市工商局办公大楼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明显的,除违规使用巨额公共资金,大量项目先低价中标,再高价结算外,刚刚中标签订的施工合同转眼间就更改为“采用按实结算、总价下浮的结算方法”;单价3.9万元购买的2棵直径70厘米的乔木,办公区院内却从无人看到过;空调安装项目远远超出市价,建设方人事变动,近百万元未结清的工程余款,施工方却再未来催讨等种种有悖常识、常理现象,令人不免怀疑其中存在着严重的腐败嫌疑,甚至有人可能已经涉嫌经济犯罪。但从2006年群众举报至今,四年多的时间从监管、纪检和司法部门看不到查处的迹象。甚至,湖南省审计部门发现问题,并将审计报告转交多个主管部门也近2年了,问题还在那里搁着。
腐败的隐蔽性是很强的,查处腐败首先是缺乏线索、缺乏知情人的配合、缺乏突破腐败防线的可疑事实,很难立案,现在看来并不是这么回事,更主要的是看相关部门对腐败问题的认识,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态度。反映长沙市工商局办公大楼建设中的问题,是该局的职工,是局里已退下去的老领导,且是实名举报,反映情况是否属实,经过调查完全可以搞清楚,问题存在,继续深查;问题不存在,拿出让举报人信服的不立案理由。现在是,举报人锲而不舍地举报,相关部门则不理不睬,问题就这样一拖四年。
如果说,对老干部的举报有疑虑,怕掺杂挟私报复的可能,那么,湖南省审计厅的审计报告总应该相信吧?审计报告指出,湖南省工商局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可对此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等,给予处分并公布。湖南省工商局局长刘国湘表示,长沙市工商局大楼建设时的局长张其术,现任省工商局总会计师,副厅级别,属省管干部,省局无权处置。就连审计部门提出的处理意见都无法落实,遑论调查办公楼建设中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这实在令人搞不懂,什么情况下才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具备何种条件才可能介入调查呢?
新华社记者采访湖南省采访此事时尚且亲历了“踢皮球”,可见,长沙市工商局老干部多年来就像皮球似的被踢来踢去。反腐败难,竟然难在了承担惩处腐败职能的部门;反腐败容易受到打击,竟然遭受的是这些部门的打击——谁敢说多年来反映问题遭遇不理不睬不是一种心灵打击呢?
腐败问题令人忧心,公众还可寄望于政府监管部门、纪检、司法部门的严厉打击,但当这些部门开始麻木不仁则就让人闹心了,甚至产生对根除腐败的失望和绝望,对于腐败,我们还能指望谁呢?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