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地震救灾可借鉴汶川经验

2010年04月15日 08:17   来源:大众日报   卢 伟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14日 7点49分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 33.1度,东经96.7度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3公里,据了解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90%房屋倒塌,已造成数百人死亡,8000人受伤。

    此次地震发生在早上七点多,由于时区关系,青海在这个时间天刚刚亮,多数人还没有起床,有消息表明该州绝大多数民房倒塌,可以预料伤亡人数还会继续上升。当前众多民众仍然被埋在废墟当中,因此抢救生命是这一阶段的第一要务。玉树县属于高原多山地形,平均海拔在四千多米以上,山势陡峭、地形复杂,与汶川有相似之处,汶川大地震后的抗震救灾中积攒的大量经验,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可以直接借鉴。

    从汶川的经验来看,附近居民和军队官兵只能用徒手和简单工具施救,虽然时间及时,但只能救助部分掩埋不深或者轻微伤者,救护能力有限,而拥有专业救援知识和设备的地震和消防方面的救援队救护能力最为强大,因此,第一时间向灾区派遣大量的专业救护队伍,是减少地震伤亡的重要手段。地震发生后,国家地震局以及临近省份迅速向震区派出了几支专业救护队伍,但相较于大量的灾区受困群众,专业救护力量仍显单薄,由相关部门统筹协调,调集更多的专业救护力量应该成为当前救灾的中心任务之一,救援一线足量的专业救护人员是避免由于缺乏工具眼睁睁看着受困人员死去悲剧的最好保障。

    各种救援通道是灾区群众的生命线,保障这些通道的畅通是救灾顺利展开的必备条件。汶川地震发生后,山体滑坡造成了数条铁路和公路运输通道中断,使得在救援初期只能依赖空中力量。地震会在极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对于玉树这样一个西部县城来说,其现有的医疗资源肯定远远不能满足救护的需要,而当地的高原高山高寒地形和气候条件又增加了救援的难度,尽快修复地面救援通道,加大空中救援的力度,保障帐篷、医疗设施、专业救护人员等源源不断地进入灾区应该成为当务之急。

    汶川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及时将灾情信息向社会发布,媒体及时客观、开放、而广泛的报道,不仅让全社会及时了解到了灾情,有助于各项抗震救灾工作的展开,也缓解了公众的恐慌情绪,激发出了全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践证明,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信息传播不仅不会成为对抗震救灾造成干扰,相反还是降低灾难危害的重要保障。玉树地震也应秉承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这一好做法,将公开透明贯彻于抗震救灾的全过程。地震属于天灾,而且基本上是不可预测的天灾,但只要我们全力积极稳妥而又科学有效地展开救援,充分地借鉴已有的经验,就能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