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布,下周起将在北大、清华等54所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督察,辅导员是否与学生定期谈心等将是督察重点。根据要求,高校辅导员每年至少对每名学生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深度辅导,并且要覆盖到所有学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生。
这是一则充满温情的消息,在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的现实语境中,这既是痛定思痛,又是未雨绸缪。北京市强化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无疑彰显了一种浓浓的人文关怀。
雨果有句名言,“现在多修一所学校,以后就少建一座监狱”。套用这个句式,辅导员多一次心理疏导,就可能减少一次悲剧。
切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无数事实一再证验着血淋淋的教训,正是疏于对学生进行心理疏通和情绪矫正,才引发了一起起悲剧。悲剧的起因各有不同,悲剧的结尾却惊人相似,他们要么选择自我戕害,要么戕害别人。北邮博士生跳楼等事件属于前者,而马加爵手刃同窗事件、付成励弑师事件等则属于后者。
我相信,无论是自杀者还是杀人者,在选择极端方式前,心里都一定有过挣扎和犹疑。每一起悲剧发生前都有令人煎熬的心理斗争,或不为人知的哀伤叙事。如果有人能敏感地捕捉到他们的心理起伏,进行一些温和的交流,诚恳的疏导,或者起码给他一点尊重和慰藉,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哲人说,“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遗憾的是,在当下,不少人恰恰陷入了心理失败——不完全统计,中国有心理问题的人数至少达1.6亿。诚然,置身在这个社会大转型时期,难免有人会产生心理落差,生成心理疾患,年轻脆弱的大学生尤甚。而且,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释放和适当的疏导。一项针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在回答“我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时,寻找同伴的占70%,寻找父母的占10%,寻找老师的占8%。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老师或辅导员做得还远远不够,未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
对于大学生来说,伙伴固然重要,但来自教师的长辈般的关怀更是必不可少。
如今,北京规定辅导员每年至少对每名学生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深度辅导。可以预见,这会给学生带来多少温暖和希望。当然,当前的辅导员不是心理师,他们或许年轻,或许没有经验,尚需提高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素养。而且,心理疏导也要讲求艺术,疏导不是教导,更不是训导,老师们也要格外注意。此外,高校还应建立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预警和缓释机制,培育大学生心理放松与自我调节的主动性,使他们具有关爱心灵、珍视生命的情怀。多管齐下,方是治本之道。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