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校园网不可回避的问题

2010年01月28日 10:56   来源:中国网   贱言献车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使校园网的网络处在可监控状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校园网络进行检查,指导中小学在网络服务器和计算机上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屏蔽或删除含有低俗、淫秽、暴力、反动等内容的信息和攻击性言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1月25日《新京报》)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的学生如果还没有触网,对网络还是一窍不通,就必然会沦为新时代的“网盲”,其未来发展落后于人的机率就会大增。然而,网络又是一柄“双刃剑”,网络在对广大学生的学习、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最为直接、激烈的冲击,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重视对孩子上网的引导。

    2004年,中共中央先后下发了8号文件和16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两个文件一致强调,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权,一方面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渠道和空间,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教育部对“校园网处于可监控状态,定期检查”的要求,正是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和16号文件的具体举措,从总体上是应该肯定的。

    然而,教育部“校园网处于可监控状态,定期检查”的要求,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要求,什么叫可监控状态?什么是低俗、淫秽、暴力、反动的内容?什么是攻击性言论?定期检查是怎么检查?发现之后如何处理?监控中孩子的隐私会不会被泄露?等等,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具体的标准,没有一个规范的具体的操作程序,不同的人的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尺度。而且,教育部将监控和检查的权力赋予给了各地教育部门,就更加可能导致执行过程中的标准多样化。比如,对某一款网络游戏,这个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可能将其视为健康的内容,另外一个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可能会将其视为有害内容加以屏蔽。这样的问题出现多了,本身就会造成学生认识和价值标准的混乱,也会造成社会的质疑。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一条基本的原则就是坚持疏与导相结合,光靠堵的方法是不行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有句名言:“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强调社会是复杂的,在道德温室中培养的孩子,极有可能是不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因为他们没有判断、选择的机会,也就没有形成真正的道德判断、选择的能力,思想道德品质主要停留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层面,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习惯很难真正形成。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强调思想道德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给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是要教会孩子,让他们面对具体的环境,能够自己判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能够自己选择该怎么做,能够承担选择的结果与责任。培养孩子的道德判断、选择能力一直是我国学生道德教育领域的一个难题,校园网被监控之后,这一挑战无疑更大了。

    总之,教育部“校园网处于可监控状态,定期检查”的要求是好的,但为了避免“不同的和尚唱成不同的调”,为了避免“和尚把经念歪了”,教育部的政策宜细不宜粗,特别是应该拿出经过充分讨论的,具有社会共识的“低俗、淫秽、暴力、反动等内容信息和攻击性言论”的具体判断标准。同时,还必须研究这一政策本身带来的教育课题。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