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异化为流水线作业谁之过

2010年03月26日 13:06   来源:中国网   朱四倍
    “文化从来不是流水线能够打造出来的。文化要靠时间和心灵悉心酿造,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在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文化产业指的是大众消费文化层面的文化,它不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峰顶。一个民族文化的峰顶是不能够轻易被产业化的。”(3月23日《中国青年报》)

    尽管“真正算得上文化产业的在中国很少,中国发展文化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几乎是一种常识,但是,我们面对的现象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文化产业成了各地政府争相打造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了不少地方政府的口号。

    最为鲜明的例子就是各地政府对“古人”、“神话”、“传说”的争夺战:从6个省明争暗斗与牛郎织女故事,到十几个城市虎视眈眈于梁祝故里传说,再到为了争李白故里而闹着要打官司……而在争夺的背后是文化资源浪费严重,对文化资源不能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破坏性开发严重,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不够。对此,作家阿来担忧说,文化产业发展也会重蹈“GDP崇拜”的覆辙,使文化成为金钱的附庸,成为庸俗的叫卖品。

    种种怪象之下,“文化产业化”概念的泛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看到了什么?除了利益,除了投机之外,在笔者看来,恐怕没有人会把真正的文化产业放在心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是时代的病症。

    在笔者看来,在投机心态和利益欲望之下,我们只可能离文化产业越来越远。我们不能否认一些事实,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从世界范围看,文化产业的年增长率为6%,其他产业增长率为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还处于弱势,竞争力指数仅为美国的24%,英国的29%,日本的38%。但是,我们更不能忘记文化是一个表示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概念,而不仅仅是利益的化身。

    “文化产业化”概念泛滥无助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当文化产业观念渗透进政府意志之后,各级政府的直接参与热情远远大于监管,不是积极为文化产业搭台唱戏而是跑上前台自我表演,其目的在于尽快依靠政府资源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甚至不排除把某些变形政绩观隐匿其中。这些正是文化产业化概念泛滥乃至庸俗化的深层原因。

    而在文化产业化概念泛滥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我国文化生产的总量不足。一是走向市场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服务的提供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与经济发展相比,我国文化发展明显落后,与经济繁荣不相匹配。2006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却只有5700亿元,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平均值的差距至少在15000亿元以上。即我国居民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到1/4。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公共文化设施为例,目前,我国平均每46万人才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一年购书经费人均不足3角钱,居民需求量最多的图书的情况尚且如此,其它他的可想而知。

    因此,必须看到文化产业化概念泛滥和异化为“流水线作业”背后的投机心理,进而才能找到救治的的方法。必须明确,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市场需求,但并不是所有市场需求都合理,文化产业不能完全市场化,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二者最佳结合。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