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当“全裸”成为常态,公民就有了尊严

2010年03月16日 08:19   来源:扬子晚报   闵宝娴

    四川巴中市白庙乡政府公示出今年1月份公务开支明细表,详细记录每分钱公务花费,被网友称为“政府全裸第一例”(3月15日《新京报》)。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财政收支公开成为与会代表委员高度关注的话题。其间有个共识就是,财务公开不仅仅是政府信息透明的要求,更是打造阳光权力的必由之路。这次网友通过“全裸”这个通俗的字眼,不仅将此共识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没像湖北省财政厅厅长王文董一样,把财政预算搞得跟“相对论”一样复杂。

    一句“全裸”乡政府,竟然裸得如此彻底,让人们看到了政府不仅可以把几毛钱的公务开支列出来给公众,而且每一笔开支的经手人信息也可看到。在惊愕之余,有人质疑其作秀。可依我之见,如此将权力置于阳光下、政府财政信息公开的作秀,这样的“作秀”要比不作的好。而白庙乡之所以能被冠以“政府全裸第一例”,恰恰说明这样的“作秀”对于公众的需求来说,作得太少了。

    全裸乡政府让公众看到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样式,但疑问也还存在:“全裸”财务本就是政府生活的常态,但为何总是单兵推进?其实之前不乏有部分在财务公开的案例,但总如昙花,其原因在于很多地方把公开财务当成了最终目的。而事实上,“全裸”公示只是一个手段,将政府权力引入公共空间进行监督才是目的。

    想多说一句的是,在公示的同时,应该有相应的质疑。如果财务公开的目的仅仅是公开给人看而已,那么所谓的“全裸”成为一场独角戏,虽好看但随时可以跌倒。

    “全裸”不论对于政府还是公众都只是一个手段,规范的财政体系和约束权力,透明政府信息才是民众追求的终极目标。温总理说,要让人民有尊严地活着。一个公民的尊严不仅仅是在于衣暖饭饱,更在于其权利得以保障,其主人地位不被错位。就目前来看,阻扰这一普世目标实现的障碍,恰恰就在于公权力在私权利面前过于嚣张,公共监督缺乏足够的底气。尤其是对于政府权力的运行,公共财政资金的收支,作为纳税人的公民心里,并没有一个清晰可辨的账本。

    正如擒贼先擒王一样,欲将政府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必先将政府的钱袋子进行全裸。于是,公众的期待不仅仅是白庙乡“全裸政府”个例的道德,而是“全裸”成为政府行政的常态。如此,公民的尊严就有了莫大的希望。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