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变“教育节”并非画龙点睛

2010年03月15日 09:28   来源:千龙网   郑文

    据3月1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张树华建议将“教师节”改为“教育节”,因为目前教师节已经变了味,教师节已演化为学生的送礼节。

    教师节改成教育节,张教授将理由指向教师节的变“节”,成为送礼节。或许这种理由有些道理,但不能将学生送礼给教师这一现象,就断然否定教师节存在的意义。

    十几年前设立的教师节,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提倡尊师重教、提高教师待遇、关注教师生活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但随着社会道德环境的变化,每到教师节前后,有的家长借机送礼,送礼风愈演愈烈,相互攀比。有些学校也借教师节之机分发钱物。这些现象的出现并非教师和教师节的错。

    现如今,公众对教育的期望值过高,加上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教师这一社会职业处在极为尴尬和无奈的境地,教师对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面临下滑的危险,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一支作风过硬、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教育大厦何以建起?教师的社会价值和作用非同寻常。为教师设立一个节日,无疑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是令教师们最感幸福的时刻。尽管我们常把教师比喻成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难道教师的字典里只有奉献吗?

    在应试教育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喊苦、教师则喊累。这几年,虽然教师的待遇有所改善,但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农村教师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因为农村教师除了工资收入外,几乎没有别的收入来源,这种处境也导致很多青年教师对职业的悲观和厌倦。没有了职业的优越感和激情,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在减弱,这对于实现科教兴国的愿景将产生消极的影响。故此,现实之下,教师节能将社会的目光聚焦这群时代最可爱敬的奉献者,其社会导向价值非同小可。

    教师节成送礼节,让人欢喜让人忧。一方面,给教师送礼是慰问感谢的情意,有利于社会尊师重教风气的浓厚,另一方面攀比且过重的礼品也会给师德蒙尘。教师节变味,这也折射出节日制度设计安排的漏洞,例如每年的教师节主题不够鲜明,社会知晓度不高,无疑使节日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其实,教师节并非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延伸至社会及公众,引导大家都来理性、健康地表达对教师的感激和关怀,多为教师办实事,惟此教师节才不会变“节”,进而发挥出更大的节日生命力。

    将教师节改成教育节,内容显得更为空泛,对广大教师的情感或许也是一个伤害。教育的公共议题并非一个节日就能解决。教师节改成教育节实在没有必要,也无实际意义,应该将教师节注入更多的社会温情,让教师更加有尊严地工作着,这才是教育的希望所在。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