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社会科教 > 正文
中经搜索

今天,请给老师送一份祝福

2009年09月10日 16:51   来源:中国网   童克震

  教师节,一个多么亲切的字眼;总会涌起人们尊师、爱师的感恩潮水。不管是儿时老师的的音容笑貌,还是中学老师的身影;不管是大学老师的谆谆教诲,还是走向工作岗位师傅携手相牵;在教师节的日子里都从脑海深处走到眼前、走入心潮感动中,让我们向恩师道一声珍重,送一份祝福,献上自己最美好的祝愿。

  师同如父子,与父母相聚的时间,甚至都没有与恩师相处的时间长且多;恩师扶持了自己的成长,校正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前进航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父母把你养大,老师教你成才。老师总是把自己的学生高高举起,总是无怨无悔地留下自己,长大后才知道老师心镜如月、真诚圣洁、平凡而又伟大。教师节里,怎能忘给老师一份祝福呢?说实话,老师不图学生为自己做多大奉献;只要学生前程似锦有出息,就是老师一辈子驰目骋怀的歌谣。每个教师节来临,老师都在用最快乐的心情等待学生一丝一缕的佳音、信息,一个留言、一片书信、一句问候、一份成绩,都成了老师最珍贵的礼物。

  可能很多学生还在为老师购买礼物煞费苦心,用礼物含“金”量讨得老师的欢心;这样夹杂“金钱铜锈”的“尊师”,根本就不是老师的愿望;反而会淡化师生那种原汁原味的情谊。有的学生破釜沉舟买了珠宝送给老师,这样的“出傻气” ,不让教师节一声叹息么?

  师者,人之灵魂也。老师以为人师表、道德高尚赢得敬仰;正是这种“精神崇高”,铸就了教育崇高 。捍卫师风的圣洁是全社会的责任;老师不需要虚假的“表白”,更不需要“不轨”的“铜锈”。尊重老师,首先就要用尊严的行动善待老师,呵护老师的“清白”是比什么都珍贵的礼物。假如礼物太昂贵,谁也说不清这是贿赂老师,还是图谋不轨;岂不污染了老师的清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道义是老师的理想境界,也是对学生永恒的冀望;一缕尊师情结,一丝爱的表白,一脉遥寄的问候,一份亲情的祝福,都是教师节最美丽的礼物。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