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月14日闭幕,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也已于13日完成各项议程。来自中国乃至世界舆论对“两会”的集中关注,再次以一年一度的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在高潮中谢幕,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后两会时间”。
闭幕不是一种终结的手势,更意味着另一种进步的起航。从国家治理者的角度而言之,今年的两会无疑是成功的。无论是“尊严”成为热词,“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更进一步丰富人大权力监督的方式、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等成为两会的主流声音,还是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曙光初现,抑或是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毒奶粉”、“用工荒”等现实具体问题的关注,咀嚼着这些点滴,我们都可以从中捕捉到进步的力量:这种进步是渐进的,是多方面的,也是稳健的。
当然,两会不只是议政所,也是舆论场,相关代表委员们的言行也有着被省思和期冀的必要。在本次两会上,代表委员的作为可圈可点。我们听到了更多代表委员的声音,他们的身份有农民工,也有一直身处舆论风口浪尖的房地产商;我们目睹更多代表委员“讲真话”的言行表达;微博等现代沟通方式更成为不少代表委员议政参政的手段之一。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一些代表委员的履职态度尚令人忧虑,他们很少发声,即便发声,提案、议案内容依旧显得粗糙,抑或充满了自我利益代言的味道,其中某些言行更是激发了不少争议。这或许正是此次两会的内涵与遗憾所在:它正在成为民意的集中释放地,但在其喷涌而出的同时,我们更希望这些民意的含金量更高、更纯。
进步方向的表达也好,代表委员言行的考量也好,其实都离不开媒体的传播,从这个角度言之,媒体报道当然也是两会内容的一部分。而作为一个媒体人,我更理解参与两会采访、报道的同行们创造一个两会外议政广场的艰辛,我们没有理由不向他们的努力和精彩呈现致敬。但这些并不能遮蔽两会报道的一些遗憾,我们依旧看到了不少媒体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一些带有猎奇性质的“明星委员”的报道上,或者是过度炒作所谓的“雷人提案”,而忽略或相对减弱了对一些真正有价值议题的深入探究。
任何有价值的深入探究,最终都需要落实到公众的理解与认同上。观察公众,其实也是观察两会的视角。公众对两会的关注与反馈度越来越高,他们不再浅入式地关注简单的衣食住行,而是更想获得一种衣食住行或者精神层面的有尊严的获得方式——这次两会的房价提案热就得到了公众的热烈共鸣。公众也不再满足于做两会单一的受众,而是更想进行自我意见的表达。比如中国广播网的网友们就努力和来自司法机关的代表委员进行零距离的在线交流。但问题是,仅有关注抑或交流热情,或许也是不够的。成熟的议政公众群体,还需要一个全面的议政视角。在不少主要门户网站上,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一些有价值但无“亮点”的提案议案报道,比如“代课教师”、“公车改革”等,跟帖依旧寥寥。
需要厘清的事实是:两会仅是一个十余天的会议,尽管较之以往,今年的两会承载着更多宏大而又具体的议题,彰显着更多进步、改变的方向和力量,但承载与彰显并不代表着即时的改变。当一种民意喷薄而出于两会,当一种进步在两会的议程中露透出曙光,其实际上也凸显出一种“落地”的期许:别让议题仅仅停留于两会的议题,别让参政议政的热情与改变的方向依旧停留在会场。怎样把两会谈议的问题与热情,转变为这一年国家与代表委员日常努力的具体方向与行动,或许这才是“后两会时间”最大的省思与期冀。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