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1924年的广州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竟然被深挖地基、改变结构,修成夜总会于近日开业。原本挂在该楼正门右侧墙面、由市政府颁发的“市文物保护单位”牌子已不知所终。(2月25日《广州日报》)
一个时代,留下一段记忆;一幢建筑,沉淀一份传奇。岁月流逝的气质往往在建筑中得以残存,继而传承。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渐成一个符号,提示我们时时回望那个风雨飘摇却将星辈出、涌动如火激情的年代。而今,一个极具历史厚重感的“黄埔”,正变成曼妙轻佻的行乐之所。莫名惊诧之余,久久难以释然。
事实上,遭此不幸的并非“黄埔”一处。很多时候,文物古迹让位于商业的逐利冲动,实为一种常态的无奈。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的近况,所以依旧能吸引公众眼球,原因有二:一则“黄埔”历来声名显赫;再者改造行为本身有些刺眼——从前的军校,今天的夜总会——物是人非,反差甚大,商业化进程突破了公众心理底线。
捍卫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是对历史尊严感的救赎。紫禁城容不下舶来的星巴克,“黄埔”同样没有理由屈膝于世俗的享乐。曾经的精武风尚,不该被轻歌曼舞冲淡。对历史的忠诚,很多时候,表现为对历史遗迹的尊重。就黄埔同学会旧址而言,文物主管部门有义务确保其庄严地存在。即使要开发利用,也应恪守底线。
历史尊严感,在公众层面已经成为底线共识,尽管这种共识更多的时候被朴素地表达出来:网友的留言中,除了愤然,更直指此举“亵渎了黄埔的历史”。如今,真正关键的是职能部门的态度。很难想象,黄埔同学会旧址的改造,能逃过文物部门的监管。否则不是默许纵容也是疏于管理。不管是“默许”还是“疏忽”,骨子里都是缺少对历史的尊重。市场化进程、经济人思维,冲淡了人们对历史尊严的恪守,这在公权层面表现尤甚。
媒体的介入加之民意的声援,“黄埔”的命运或许会发生逆转,不久的将来或许又会“修旧如旧”。只是,有多少珍贵建筑经得起此般反复?又有多少古迹正在商品化洪流中湮没?主管者游移不定的决心,同样是文物失节的推手。较之建筑物本身的修复,整个社会历史尊严感的归位,或许更为迫切。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