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媒体言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黄埔军校”咋被“夜总会”占领?

2010年02月26日 09:22   来源:千龙网   武洁
    位于广州天字码头斜对面、建于1924年的广州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竟然出现地基被深挖,结构被改变作为夜总会在近日开业。(见今日本报07版)

    老实说,历史建筑当然需要保护,但保护历史建筑其实并不等于把历史建筑圈起来供着,不难设想,假如历史建筑的保护意味着当代人不能正常地使用甚至进出,这样的保护其实是以压缩现代社会的发展空间和现代人的生存空间为代价的,这个代价至少有些过高,假如是一座有着丰厚历史积淀的文化名城,满城尽是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市民公众岂不是连立锥之地都不保了?

    事实上,历史建筑的保护其实不必排斥与时俱进的善用,欧洲的不少古城都以历史建筑保护的完善而著称,不过,人家也并未把历史建筑搞成只能远观的“文物”,而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充分利用,很多欧洲古城的文物建筑至今仍然是民居、商店、酒吧,只要不破坏历史建筑的结构,并遵守政府对于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的规定,至于这些历史建筑如何使用,并无过多限制。以荷兰阿姆斯特丹为例,沿运河的古建筑如今多是民居,只是外墙不允许有任何改动而已。某种程度上,历史建筑的当代善用,不失为一种更高明的保护理念,欧洲古城的历史建筑之所以至今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而没有给人以入土文物之感,大约也缘于此。

    不过,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成为“夜总会”,显然并不天经地义。诚然,近代建筑改头换面为休闲娱乐场所,的确有望让这些藏在深闺的历史建筑重新聚敛人气,甚至有望让这些历史建筑“老树发新枝”地迎来第二春。应该说,近代历史建筑纷纷变身现代酒吧、食肆甚至夜总会,的确可以增加不少风情和韵味,但是,一窝蜂地把历史建筑“休闲娱乐化”,一来没啥新意,二来也多少有些缺乏“历史情结”。以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成为“夜总会”为例,前者毕竟不是一般的历史建筑,而是有着更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义,这样的一个场所成为莺歌燕舞之地,实在不相匹配。不仅如此,当变身“夜总会”更是对历史建筑的地基和内部结构大动手术时,历史建筑保护的最基本底线尽皆沦丧。

    一言以蔽之,当“历史情结”不敌“牟利意识”,“黄埔军校”被“夜总会”占领也就并不意外了。(武洁)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