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网站出现一篇名为《令我十分震惊的任命公示》的帖子,发帖人称,今年2月初,山东省新泰市(县级市)新提拔6名副局长和1名法院副院长,7人中有6人是80后,最年轻的只有23岁——据2月21日《重庆商报》报道,一时间,“80后从此集体登上政坛”成为众多网友议论的焦点。
80后走上政坛,干部年轻化,在主流话语体系中,本应该是一则正面消息,然而,山东新泰的做法为何得不到公众的赞许?纵观公众舆论,我看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对低龄化的忧虑。这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未经太多磨砺的年轻人,能否胜任领导工作?二是对其背景的猜疑。这些原职务多为办事员、书记员等且缺乏政绩的年轻人,凭什么“一步登天”坐到副局长的位子?他们是否是靠背景上来的“官二代”?
在现实语境下,公众的忧虑与猜疑并非空穴来风。比如,一位20多岁的助理审判员怎么有可能直升法院副院长?这不但与《法官法》相关规定不符,也有违常规。同样,一位23岁的姑娘,大学毕业才一两年,凭何德何能当上副局长?
“干部年轻化”是一件好事。比如在当年的特定时期,干部年轻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进了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保证了干部队伍的稳定与活力。到了今天,干部任用往往有年龄上的规定,甚至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硬杠杠。现实中,人们也越来越认同类似的规定,但怕就怕某些“伪年轻化”。
“伪年轻化”的表现在于,年龄成为干部选拔最重要的条件,惟年轻是举,德、能、勤、绩、廉等等都不再重要;年纪越轻就越有优势,年轻化逐渐演变成为“低龄化”。“伪年轻化”现象一旦泛滥,不但使真正有才有识、经验丰富的干部因年龄问题得不到提拔重用,浪费了行政资源,而且让一些“鱼目”因此顺利地混入“珍珠”中——某些人可以利用“干部年轻化”这个幌子,轻而易举、名正言顺地将自己年轻的子女、亲戚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为他们的飞黄腾达铺路。
要判断23岁当上副局长是年轻化还是“伪年轻化”,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将其能力、政绩拿出来晒晒,让公众看看他们是否德配位否,提拔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更进一步,将其家庭背景也曝曝光,看其背后是否有只无形的手在做文章。而仅仅公示几个考评分数,是不足以让人信服的,招来质疑和猜测也是难免的事。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