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公务员摘“官帽”是一种两利模式

2010年02月05日 09:46   来源:千龙网   马龙生

    日前,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详细公布了该市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内容,重点是把大部分从事政策执行、一线执法、专业服务的公务员从综合管理类中划分出来,归为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后两者晋升渠道独立、待遇与行政职务级别脱钩。改革后,行政执法类公务员人数将达24000多人,约占行政机关公务员总数(35000人)的69%,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约占此次纳入分类管理改革公务员总数的0.1%。(《广州日报》2月4日报道)

    公务员聘任制,这几年各地一直在以试点的方式改革尝试。比如,早在2004年,首批工商行政管理企业注册官就在上海受聘上任,这一注册官制度打破了任职终身制,改变了以往只要进入国家公务员门槛就有一个“铁饭碗”的状况。而这一次,深圳涉及七成公务员将要走上“受聘”之路,这样的力度,必然会引来广泛关注的目光。

    在我们这个社会,只要是公务员,就自然而然成了“干部”,进了这个门槛,就端上了铁饭碗。有关公务员的铁饭碗,一个普遍被强调的理由是:为了确保公共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以及提高政府效率,就必须保证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公务员不能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感,否则政府的存在理由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这样的理由,应该说有相对的道理。

    说其相对,是因为这样的理由只对那些负有领导责任和比较重要管理岗位的公务员适用。而对于那些只做一些事务性工作、或者只负较小责任的管理者来说,公共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以及提高政府效率与他们的关联并不很大,而如果也以同样的理由,用同样的“铁饭碗”养起来,就有滥用纳税人钱财的嫌疑。从这个意义上看,把一些从事事务性、专业性较强岗位的公务员,通过聘任的形式,取代全部用铁饭碗“养起来”的传统做法,确实是个早该如此的事。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进入了公务员队伍的人,要想提高待遇,又只能依靠升职一途。这一僵硬制度,对于那些有志有为、却又苦于机会太少的公务员来说,同样“害死人”。而摘掉“官帽”、实行聘任制,不仅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多了其它上升空间,而且对公务员的管理,也跳出了以往铁饭碗制度的软约束难题——可以理直气壮地按照聘任制规则,将责任与待遇直接挂钩,责、权、利三者结合更紧密,扯皮的空间被大大压缩。

    近年来,报考公务员一直热度不减。其中,把公务员想象成拿着高待遇、只做一些简单事务性工作的,恐怕不会是少数人。那么,谁能帮他们转变这些认识?我觉得,类似深圳这样对公务员实行分类管理,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对公务员的某些传统看法,报考不同类型的公务员,会成为人们的新选择。公务员队伍本身,也会在变革中日益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