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愧对了王帅

2009年12月30日 08:58   来源:广州日报   魏英杰
    一个社会的进步有赖于王帅式的人物,更离不开公众的勇气与担当。对于王帅所遭遇的一切,所有人都应反思:我们是否愧对了王帅?

    在即将过去的2009年,王帅是一个标志性人物。这位河南青年曾因反映当地政府违法征地问题被“跨省追捕”而名动一时。如今,在网友眼里俨然是英雄人物的他,虽然获得国家赔偿却失去了工作,在求职中又接连碰壁。近日,王帅接受采访时说,维权成本太高,今后再也不反映问题了。

    王帅这一声感慨,成了这个年末一个沉重的感叹号。打开2009年这部尚未写就的年鉴,我们看到,从“躲猫猫”到“纸币开手铐”,从“开胸验肺”到“断指自证”,从“邓玉娇案”到“唐福珍自焚悲剧”……一些地方的公权力部门或对网络民意熟视无睹,或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强硬姿态,从而导致公众吁求受挫,政府形象受损。

    这大概是因为,某些公权力部门和官员认为,就算不去管他民意滔天,普通民众终究也只能无可奈何。况且,只要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影响,即便政府公信力受损,那也是“公家”的事情。一位官员说:“很多政治经验丰富的老领导一再劝诫我,不要在意网络上的东西,……它伤不到你一根毫毛。……你越想着要尊重他、回应他,……他越会疯狂地奔过来咬你。”倘若这是当下一些政府官员的真实想法,他们做起事情来只会是越发肆无忌惮。

    就此而论,王帅不敢维权,反映的是公众舆论推动法制进步所遭遇的总体困境。官民沟通对话渠道受阻,个别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行政无赖化”,不仅大大提高了公民的维权成本,还将使民众对社会前景产生悲观情绪。当一个人为自证清白,不得不开胸断指;当一个人为保卫私产,全身浇淋汽油仍无法阻止拆迁人员的脚步……王帅这一声感慨非仅涉及一人之命运,还是对当前社会局势敲响的一记警钟。

    当然也要看到,王帅求职屡遭碰壁,还在于有些人对维权人士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无论这是出于偏见还是恐惧,客观上都对公民维权产生了不利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人总是习惯于趋利避害的,所以许多人乐于从中得到好处,却又善于忘记和抛弃那些为此作出牺牲的人。当维权人士为自己争权益时,人们也许会为他们发出欢呼。过后,人们要么把他们忘得一干二净,要么因为利益得不到满足而对他们加以责备。吴思先生在《血酬定律》中,对民众“出售英雄”的行为也作过十分精彩的分析。

    王帅固然被许多人看作维权英雄,但肯定也被有些人视为“麻烦制造者”,这是王帅悲剧的又一根源所在。问题是,任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像王帅这样敢于挺身而出,为公众利益四处奔波乃至牺牲自我的人物。即便对那些为自身权益抗争的人,我们也该抱以支持和同情,因为他们在为自己谋权益的同时,也是在增进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如若我们非但不同情和支持他们,反倒避之唯恐不及,最终可能就会像有句名言所说:“当他们来抓我的时候,已经没人能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一个社会的进步有赖于王帅式的人物,更离不开公众的勇气与担当。当维权人士受到打压,公众却以旁观者身份置身其外,这个社会将无可避免地走向集体犬儒化。对于王帅所遭遇的一切,人们应反思自己在这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许,所有人都该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愧对了王帅?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