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何以成为忽悠公众的帮凶

2009年11月14日 08:26   来源:中国网   舒锋
    LPG话题盘驻在广州已近一个月。昨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兵分五路,深入交委、环保等五部门,进行调研。调研组成员、华工法学院院长葛洪义在广州市交委主任冼伟雄发言后说,“关于LPG清洁能源的问题,我注意到政府部门一再强调是经过了专家论证。但全国都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谁请专家专家替谁说话,所以当我看到LPG讨论时,我宁可相信民间也不相信北京的那帮专家。”(11月12日《南方都市报》)

    “现在专家论证的口碑越来越不好了”是句大实话,要不然就不会有“砖家”之说的出笼。那么,何以面对“我宁可相信民间也不相信北京的那帮专家”的说法呢?这种说法偏激吗?如果不偏激,何以消除“宁可相信民间也不相信专家”的现象呢?

    “宁可相信民间也不相信专家”的出现与“谁请专家专家替谁说话”有关,这是专家日益犬儒化所激发的社会情绪使然,也是专家公信力丧失之后带来的必然后果。从根本上说,这是社会的悲哀。

    事实上,公共决策过程中,专家的介入及其咨询论证被认为是决策科学化的关键环节。今天,政府已经逐渐从政策生产者转变为政策消费者,政策分析和专家咨询论证成为科学决策的必经环节,未经政策分析,不作政策决策。这一认识的潜台词是,只要经过专家咨询论证的决策,就是科学的决策,甚至是正确的决策。然而,现实告诉我们,正如市场会失灵、政府会失败一样,专家也会失灵,经过专家咨询论证的决策同样会出现失误。

    但是,“宁可相信民间也不相信专家”并不是对真正专家失灵的回避,而是对专家可能被“收买”,专家意见可能被“订做”的现实估量。就笔者的观点,由于有限理性的作用,任何专家都不可能保证决策和论证的完美无法保证所有决策方案的绝对正确性。这一点,公众和社会是理解的。不过,专家有规避风险的动机,有堕落的危险,生活的“砖家”和“雷语”就是明证。

    由于专家在决策过程中所起的只是参谋作用,其与决策者的关系是谋与断的关系。他们不需要也不可能真正在决策过程中作最终决定,正是这种暧昧的决策地位、以及规避风险的主观动机,常常使专家能够游刃有余,成功地逃避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更何况,从专家与政府的人事关系看,专家咨询制主要分为内部咨询与外部咨询两种。在我国内部咨询尤其盛行,然而充当内部咨询的专家往往都是服务于各级政府的政策研究中心,与政府是利益共同体,很容易导致决策咨询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使专家意见失去公允性、独立性,成为偏袒政府一个工具,造成事实上的合谋关系。在现实中就存在领导先下结论,然后专家论证的不良现象,所谓“订做”专家意见。这是“宁可相信民间也不相信专家”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加之,当下专家的公信力和责任感下降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如不少专家成为利益集团的帮凶,成为权力的“吹鼓手”,更有甚者是为搏出名而不惜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成为“忽悠”公众的帮凶,如此以来,“宁可相信民间也不相信专家”的社会土壤早已存在,葛洪义只是在捅破窗户纸。

    “宁信民间不信专家”是怎样的“实话实说”,隐藏着怎样的社会情绪?在笔者看来,是对专家和现实的双重反讽。在公信力愈来愈成稀有物的时代,我们拿什么拯救“宁可相信民间也不相信专家”背后的社会沦陷呢?这是一个需要专家和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