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以负面思维看“另类”

2009年11月13日 07:05   来源:羊城晚报   钱克锦
    一个环保女青年,为了宣传“不健康毋宁死”,带着“防毒面具”,在广州地铁里独自游走两个多小时,终于引起警方关注。警察“气喘吁吁”地赶上她,带回派出所问话时说:“你想宣传环保没有错……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地铁里有人看到后以为发生恐怖袭击放毒呢?在地铁里引起恐慌发生踩踏会怎样?”(据11月12日《新快报》)

    警察的提醒,既让女青年猛然醒悟自己行为之不妥,也引起很多重视安定的读者之共鸣。而这个防毒面具在地铁里游荡了两个小时,居然没有引起恐慌,实乃万幸。

    应该说,没有引起恐慌,是一种正常现象。说实话,即便在非典期间,以平和务实著称的广州市民见到这样的面具,也不会失态。更何况这个女青年身上还旗帜鲜明地写了“不健康毋宁死”几个大字?所以这里警察和一些看客的为民担忧,其实是低估了地铁乘客的文化素质和理解力,低估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雪亮的眼睛”。

    其实,“万一引起恐慌”,可能还是个借口。有的人是对这种行为不认可,不好说,就来一个“万一……,怎么办?”;女青年给有关部门带来麻烦,有人不高兴,也不好直说,也来一个“万一……,怎么办?”显得自己是为民着想。

    对于第一种人来说,心理要做好准备。因为随着社会发展,个人自由、个性化的东西将会越来越多,社会容忍度也会越来越高。而且比照现在扯横幅、堵路、跳桥、跳楼“作秀”等抗议方式(当然,这些人或许有更悲惨的遭遇,形势也更无奈),环保女青年的做法,已经把对公共秩序的影响降到最低。未来支持这种有新意、有个性、无危害的表达方式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而第二种人多在政府部门。这就更需要他们耐着性子修炼自己的“内功”。长期以来,政府官员习惯了市民百姓的规规矩矩、逆来顺受。面对这样的群众“管理”起来也格外轻松。因此,稍有出格者便要给他们贴上“刺头”刁民的标签,既不愿意、也不习惯去了解问题,当然也谈不上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倒是常常会简单化、一刀切地定个性处理了事。有时也顺便打着人民群众利益的旗号,理直气壮地问一声“如果……怎么办?”

    实际上,更应该问的问题是,当民间已经出现很多个性化的行动时,政府“如果还固守旧思维,不与时俱进,不了解群众心理,稍有不同举动就视为异类,那以后工作还能怎么办”?“如果政府思维,还是这样总是落后于民间思维,怎么办?”毕竟,理论上来说,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官员即便不是人民选举的,也是靠纳税人的钱拿薪水的嘛!

    当然,进步还是有的。比如,这次警察没有直接将女青年扑倒在地一顿拳脚,而是和平带回派出所谈话。起码说明,执法是颇为文明的。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