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的大门怎样向农民工“敞开”

2009年11月09日 09:26   来源:千龙网   毕诗成
    11月7日,四川遂宁市在遂宁市门户网站、遂宁市委组织部网站等同时挂出公告:拟从遂宁籍外出务工及返乡创业优秀农民工中,定向公开选拔三个副科职领导干部。这三个位子分别是大英县招商局副局长、蓬溪县某镇副镇长、射洪县某镇副镇长。(11月8日东方网)

    一端是万人羡慕的“金饭碗”(且有级别),一端是素来被称为“草根底层”的农民工,二者要陡然对接的消息一传出,便引发网民热议。是民主的探索,还是官员的作秀?是绝对的偶然,还是具有破冰示范意义?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就遂宁市请农民工回乡“当官”的消息而言,受到质疑甚至被质疑作秀,无外乎这样两个原因:一来公务员岗位招录国家有专门规定,任何岗位(尤其领导岗位)按照选拔原则,不应该只是针对某一个特殊的群体;二来这样的“招录草根”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并非一种常态,很可能是选几个典型搞个样子,下一次还会不会搞、涉及面会不会扩大,都属未知数。

    尽管质疑颇多,但笔者以为,遂宁创新最大的贡献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公务员招录广纳人才,怎样形成一个开放的体系,怎样面向不同的人群,怎样让草根阶层也有进入这个开放体系的可能?应该承认,现在的公务员招录,带有极大的学历性、精英化特征,要求非常苛刻。某种程度上,这实际是向很多阶层关闭了大门——农民工就是其中之一。公务员队伍要涉及不同领域的工作,这也决定了公务员的大门不应该密闭化,而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

    那么,怎么探索向农民工等不同阶层群体的“敞开”?“破格”当然需要勇气,但我以为,遂宁市组织部门的“特事特办”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充其量算是开始“破题”,却远远没有很好地“解题”,谈不上从制度上探索、完善这一命题。昔日农民工当选人大代表也曾热热闹闹过,最终未能摆脱“形式大于内容”的命运,缺少的也正是有效的制度安排。

    一方面是对官员操作的不信任,另一方面是对“有才草根”不拘一格被选用的期待,怎样搞好零距离、公开公正的无缝“对接”,让不同层面的人群都能实现“零起点”的考试和竞争,这是“遂宁式公选”抛出的社会命题。(毕诗成)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