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来北京害怕,源于难以追赶

2012年08月30日 07: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徐冰

  “我第一次来到北京,站到人民大会堂之中,确实……”“该怎么说呢?我比较激动,还有些……有些害怕。”这是《中国青年报》一篇题为《多少年能拉平城乡课桌》的报道描述的场景,说话的是一位来自四川贫困县的小学校长。

  这些贫困地区的小学校长来北京,是为了参加“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小学校长论坛”。他们大多是第一次来北京,而他们在北京看到的现实场景,不可避免地与他们长年生活于其中的生活场景产生强烈反差。他们看到北京“太牛了”、“太美了”,他们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论坛”,许多校长都露出紧张的神色;他们看到北京的孩子又白又胖,不是留守儿童,还能开家长会;他们更看到了“我们村离县城至少差20年,县城离北京又差了50年”。

  将很多国人所无法想象的贫困,与中国最现代化的大都市以及首都并列在一起,这样的对比多少有些残酷和残忍!可是,这的确是我们身处的现实,哪怕我们再怎么不愿看到它的存在。

  城乡的巨大差距、乡村与城市教育的巨大差距,已有无数佐证,而今这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小学校长,又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数据:70年!尽管这个数据并不“科学”,但它是这些小学校长用自己的青春、血汗、苦难以及年复一年的日子测算出来的,它毫无矫饰地将我们真实面对的中国展现在世人面前。

  面对70年的差距,有什么鼓励的话语,能让这些贫困地区的校长鼓起“奋起直追”的勇气?有什么过硬的论据,能让他们获得追赶且赶上的信心?说心里话,在这样的差距面前保持追赶的信心,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好像我们怎么做,都赶不上外边这么好了。”这位小学校长的感慨,人们从中听出了淡然处之还是悲伤与无望?

  那位在人民大会堂里感到“有些害怕”的校长究竟在害怕什么?如果我们也是一个在贫困地区生活了大半辈子,从未来过北京也从未进过人民大会堂的乡村小学教师,面对那样的“场面”,我们心中究竟会有何样的“害怕”?当自己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外边”,努力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希望让这些来自基层的乡村老师到人民大会堂,做一次真正的主角,告诉社会各界,大家该做些什么,去缩短城乡教育的差距。”这是活动主办方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苦心。人自然不能丧失向上的信念和努力,但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基础。尤其是在目前城乡教育差距如此巨大的局面下,如果不能切实地为乡村教育提供现实支持,单纯地让人家自强不息,最终仍会流于高蹈的口号。

  这些贫困乡村的教师的确来到了人民大会堂,但他们还根本谈不上是这里“真正的主角”。他们真实的角色,是中国乡村教育的主角,他们用自己的苦难,支撑了中国的乡村教育。而整个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则是:有什么理由再让这些饱经苦难之人,继续承受苦难?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