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由深圳市政府投资35亿元兴建、深港双方共同组建团队管理的港大深圳医院正式试业。据协议,港大深圳医院将坚持公立医院属性,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港大深圳医院拟打破医生的“铁饭碗”,与现有的公立医院人事制度不同,医院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入职员工与医院签3年聘用合约,约满商定是否续约,薪酬上,最高年薪可达百万。(8月19日《人民日报》)
香港先进的医疗制度令内地人羡慕已久。此次深圳35亿元复制的港式医院有着相当多的亮点。大致有二:一是医院“政医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与非营利分开”,打破医生的“铁饭碗”,实行当今世界颇为有效的人事管理体制——全员聘用制,对医疗、医药红包推行制度性零容忍,一经发现,即可开除。因为“不收红包”条款被明确写入3年一签的聘用合约中,违反协议条款即违背契约精神;二是大力推行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家庭医生”的健康理念。这实质上是,全面推广先全科再专科,打破传统就医观念及就医模式,如此更能将公共医疗资源实现有效推广和利用。
但是,复制一个医院容易,撼动整个内地医疗模式,我以为仍然很难。以“不收红包”这一亮点。这家医院亮出了旗帜,但如何防止医务人员收红包上,港大深圳医院强调的是那份聘用合同的约束,显然力度不济。虽然是推行全员聘用,3年一签,但在目前的内地医院的土壤里要迅速生就这种“契约精神”,谈何容易。要说不准收医药代表与患者家属的红包,这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压根儿就不缺法条规定。卫生部也多次公开强调,医生“染红”是违法违规之举,之前有地方的卫生部门甚至公开下发过红头文件称,一旦发现医生收红包,立马开除。然而我们看见过一名因“染红”而被开除的医生吗?
在这样的似乎已显固化迹象的现实土壤中,港大深圳医院仅仅依托一纸聘用合约,要实现全员“拒红”谈何容易。事实上,国内医疗体制问题,不在于学习经验和技巧,而在于有没有勇气实行体制上的剥离。有没有勇气真的实现政医分开,营利非营利分开,有没有勇气实行充分的市场竞争,政府能不能为弱势群体的医保兜底。所谓一棋活,则全盘活,真正的棋子在这里。新医改已驶进了“深水区”,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工作安排要求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这种通知,与其说是通知,不如说是愿望。不以药补医,要给医院不用药补医的动力和理由。医院不卖药就能活得滋润,它自然不会卖药了。港式医院的精髓,可以学,但不是哪一家医院能够学来的,它是一个杠杆,一个支点,却需要一个撬动它的力量。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