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青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对279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6%的受访者认为有关高温津贴的规定落实得不理想,82.4%的受访者表示今年还没有收到高温津贴。调查显示,“政府部门主动监察执法不到位”(70.1%)获选率最高,其次是“维权成本太高”(62.8%)。
近年来,虽然国家和地方多次下发防暑降温通知,明确了高温补贴的标准,以及应对高温天气的具体办法等,但执行的效果不容乐观。今年6月,国家四部委联合出台《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将高温福利正式上升到法律、法规的层面。但目前夏天已过,对很多人来说,这项福利仍然是“纸上谈兵”。
高温下健康权益维护受阻,与不少劳动者工作性质、维权意识不强有关,也暴露出《办法》尚有待完善之处。中青报的调查显示,对于拿不到补贴,78.1%的受访者选择“忍一忍算了”。但是,对于本该属于自己的利益,这么多人选择放弃背后的无奈才更值得关注。在目前劳资关系中,劳动者处于相对“弱势”,且维权程序复杂,由于高温津贴数额较小,劳动者为区区几百元的津贴举报打官司的成本太高;而且判定企业是否支付高温费复杂,举证难度大,企业较容易规避。
维护高温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检验用工单位的法律意识、文明意识,更考验政府的行政能力。当某种维权成本较高但又关乎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政府相关部门就当站出来,主动帮助劳动者维权。高温津贴的落实,不仅需要有关部门留下几个投诉电话,也要有更多的人走出机关,进行拉网式的检查和督促,对于违规企业,行政执法部门要给予警告、罚款,并进行通报。
目前,尽管《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尚有待完善之处,但专家认为,地方完全可以将其与现有的劳动保障相关文件和《劳动法》相衔接,形成梯级法律体系,实现高温津贴的法律维权。但事实上,现在这么多企业顶风违规、拒发高温补贴,又有多少真正受到过处罚?
高温补贴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也是一个职工权利与劳资关系的环境问题。这些年,国家为维护劳动者权益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在一些地方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由于政府监管部门监管、执法不力,在一些企业,经常出现雇主独大、侵害甚至剥夺劳动者权利的情况,致使一些法律、法规很大程度上沦为“空头支票”。在一个劳资力量悬殊的大环境中,只有当政府全力为劳动者的权利保护撑腰,维权才不会陷入“沉默”的困境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