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周其凤近日回湖南浏阳老家给老母祝寿,引发热议。有人说,孝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追溯到2009年,北大曾在自主招生政策中提出“孝敬父母”的要求,据说那是“道德底线”。
按照孔夫子教导,“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人子必须在家尽孝,这是孝的基本要求。如果把孝作为人的“道德底线”,那现在失守道德底线的人就太多了:全国有2亿以上流动人口,他们长年漂泊在外,一年难得回家一次,在家尽孝就是空话。就是周校长,10年前老母80大寿,他“不克”返乡;90大寿,他是13日来,14日走。形式上走过场易,真正尽孝难。
“孝”的本义,从“老”从“子”,指人子善事父母。它的基本含义,用孔子话说,曰“养”曰“敬”。从经济上说,孝是传统农业社会一个解决养老问题的方案;而从政治上分析,它是君权的一个逻辑起点。在家里,儿子必须顺从父母;就国事来说,普天之下必须忠于君主的权威。
但一个“忠孝不能两全”的困境出现了:孝必须在家事亲,而忠君必须离家做官,或带兵打仗。士大夫在做官之后,为前程而忙碌,不能回家“承欢膝下”了。明朝时,朝廷不得不规定,父母去世,官员必须辞职回老家守丧3年。但张居正不甘心屁股要坐3年冷,上演过“夺情”闹剧。
可见,孝不是“道德底线”,而是一种道德理想。社会希望人子孝敬父母,而人子不过尽力而为。
孝在现代社会的困境,比古代“忠孝”冲突更深刻,进一步抽空了孝道的内涵。现代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对人力、资本和资源进行配置,家庭分离成为全球性现实。由于知识、观念与生活方式急剧变迁,人类“代沟”日渐扩大,子女与父母的文化差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孝的口语叫“孝顺”,但家庭规模趋小表明,年轻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
不是子女不再顺从父母,而是父母意志被视为对年轻人个性的束缚。上世纪初,胡适宣言“要我的儿子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他做我的孝顺儿子”,陈独秀甚至直斥“百恶孝为先”。即如今天的人,在老母面前跪与哭不成问题,但很可能第二天即绝尘而去。两代人之间的情感疏离,不言而喻。
今天来理解,孝应当是家庭成员间的亲情,要大家相亲相爱。单向提倡一种子女对父母的孝,无助于维系家庭亲情;提倡相亲相爱,方能弥合“代沟”于万一。也许很多人强烈意识到的是自己对父母的责任,但我们也有一个与子女相处的问题:不可强求子女孝顺,我们的责任是扮演好父母的角色,为此最好是给子女一种平等的地位。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