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
人们为什么要不远千里“回家过年”?
“不回家,哪叫过年。家里有父母,就得去尽孝心。”一位家在山东的朋友说。他和其他不远千里“回家过年”的朋友一样,回家途中面临许多困难。每年春运基本都要熬夜排队买票,虽然今年铁道部推出了电话订票和网上订票,情况稍有改观,但他仍花了几小时才订到回山东老家的票。
每逢春节,无论车票多么难买,无论路途多么辛苦,从学生、打工者到海外游子,从网下到网上,“回家”、“陪父母过年”都是牵动着众多人的高频词、共鸣词。
“父母在,不远游”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意思是父母健在,子女尽量不长期在外地,尽其之孝道。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观念逐渐淡化,代之是一种远游和远赴他乡的生活潮,但在“远游”中,“不远游”蕴含的“行孝道”理念始终未变,北上南下的人们虽然不能常回家看父母,但在春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团圆佳节,哪怕再千辛万苦,也要尽最大可能赶回家陪父母过个年。从这个意义上说,数亿人的春运归途,实质上是一次“行孝道”之旅。
今年的春运大潮超乎往年。数据显示,在今年为期40天的春运中,我国将累计有31.58亿人次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出行,这是春运历史上首次超过30亿,相当于全中国所有人口来回两趟还多。
游远方的儿女翻越千山万水也要回家过年,支撑他们的动力就是对亲人的牵挂,对父母的感恩。父母在子女身上花了许多心血,过年回家陪陪父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百善孝为先,孝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这种亲情就不会缺失。
回家过年已成为我国人民“行孝道”的一种文化仪式,理应继承。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