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不杰出”说明现实很骨感

2012年07月03日 10:18   来源:东方网   玫昆仑

  报载,近日,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公布了状元职业发展的调查报告,并查阅了1977年到2009年32年来全国124名高考状元,称“他们一个都没有成为所从事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高考状元不杰出”的结论,立即引发了网络热议和反思。(见7月2日《福建日报》)

  “高考状元”具备了一定的聪明才智,在学习上也十分勤奋。这两种素质,对其他学生来说具有借鉴作用。问题是,“高考状元”只是初中、高中时期努力学习拼搏的结果,只能说具备进入好大学和获取更好成功机会的资本。至于今后的发展前途如何,还得靠个人的努力与发展机遇。因为人生就是马拉松,“高考状元”只表明在某个学习阶段处于领先位置,至于今后的成功变数很大,难以预期。因而,考出了“高考状元”并非能够成就“人生状元”,没考出“高考状元”,并非不能够成才。高考只是走完了人生的一段路,另一段路才刚刚开始。“高考状元”,不必过分欢喜,一劳永逸;考分不高的考生也切莫自怨自艾,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事实上,高考只是一场普遍的入学考试,“高考状元”也只是普遍学生而已,成为“高考状元”后,今后不可能一帆风顺,什么都会马到成功,他们还会遇到生活与工作的各种问题与困扰,今后是否能够获得成功,还得看个人的拼搏与心态。正如在体育运动比赛中获得了冠军、亚军一样,荣誉不是“功劳簿”,可以躺在上面睡大觉;荣誉不是“护身符”,拿来“吃老本”。进入大学后,“高考状元”就变成了“过去时”,并不代表人生永远都是冠军、亚军。如有的体育冠军还不是看不起病,还不是上街乞讨。何况,“高考状元”只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产物,多半没有走出或摆脱高分低能的困局,会不会成为现代版的“方仲永”,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高考状元”毕业后职业成就低于社会预期,其实是来源于我们对“高考状元”的另类看法与过高的评价和期待。难怪学校、商家和社会总是习惯于炒作“高考状元”呢!殊不知,越是过分地炒作“高考状元”,越让民众和社会急功近利。

  俗话说,期待过高,失望越大。面对“高考状元不杰出”,需要以平常心看待。毕竟,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人生有多处考场,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考场,走上社会还有更大的考场,无论高考成绩多么好,走上社会,一切都要从头再来。高考早已不是一座“独木桥”了,人生也并非“只有华山一条路”。一个人不能把是否是“高考状元”,或者能否上名牌大学作为人生的全部内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远不止于此,高尔基、蒲松龄、华罗庚等无数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因而,“高考状元”并非今后非要成为就业中的“杰出代表”。同理,高考“落榜”,并非一事无成,关键是不能“落志”,只要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人生处处充满了一次又一次的翻盘机会。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