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公开的欣慰与缺憾

2012年06月28日 07:20   来源:沈阳晚报   张贵峰

  6月27日,财政部长谢旭人向全国人大作201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报告显示,汇总2011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其中,出国(境)经费19.77亿,车辆购置及运行费59.15亿,公务接待费14.72亿。此外,中央行政单位行政经费899.7亿,增长1.42%。(中国网6月27日报道)

  自去年7月首次公开之后,这已是财政部第二次在年度决算报告中,专门汇总公开中央单位“三公”数据了。这显然意味着,中央“三公”经费的公开,确实已趋于制度化、形成了一种稳定常态的定期公布机制。

  将此次公开的数据与去年的数据比较,我们也能从中发现一些值得欣慰的亮点。比如,“三公”经费不仅确实兑现了“零增长”的承诺,且呈现“负增长”趋势。

  但欣慰的同时,令人感到缺憾和不足的地方,也依然还有许多。其一,“三公”经费的下降程度并不明显,根本上看仍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其二,“三公”支出虽然总体下降,但其中具体的“出国经费”仍在快速增长。其三,尽管“三公”支出总体减少,但总量更为巨大的“行政经费”却依然在增加——2010年887.1亿,2011年899.7亿,增量达到12.6亿——几乎是同期“三公”减少数字的12倍。这意味着,“三公”支出有限减少的成绩,在“行政经费”的更大增长下,实际上已被完全抵消。

  抛开具体的数据不论,进一步从“三公”的公开质量如“能见度”、“详细程度”来看,此次公开留给我们的缺憾也有许多。首先,除了三个孤零零的“三公”总数外,并无更详尽的明细账单,远远达不到充分让民众知情、可供有效监督的程度。再者,连续两年公开的中央单位“三公”支出,仍是一个相当“窄口径”意义上的公开——仅限于财政预决算的有限范畴之内,并没有进一步涵盖一切政府收支范围。比如规模数以万亿计的土地出让金、政府性基金、行政收费罚款等等。这样一些游离于财政预算监督之外的政府收支,往往正是政府部门“小金库”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大量“三公”支出得以实现的“黑洞”。

  因此,不得不说,连续的“三公”公开虽然不无阶段性成绩,但长远来看仍只是一个开始,依然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