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苹果缘于指挥棒失灵

2012年06月12日 09:12   来源:法制日报   张海英

  记者调查发现,山东烟台红富士苹果被装着违禁药品退菌特和福美胂的药袋包裹长大。2012年3月,当地曾查处药袋200多万只,并下令禁止使用。目前这种药袋仍被大量使用。果农称苹果交易量大抽检很难发现农药残留。农药检定专家表示退菌特和福美胂没有明确的检测标准(6月11日《新京报》)。

  畅销全国的部分烟台红富士苹果是在违禁药袋中长大!很多消费者恐怕想不到。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当地果农给苹果套违禁药袋已经好多年了;违禁药品不仅来源不明而且药量随意使用;由于没有违禁药品检测标准,即使现在想检测农药残留也无法检测……消费者有这么多想不到,不知监管者是否想到?

  如果留意与农产品相关的新闻,就会发现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不管是果农给苹果套违禁药袋,还是菜农给白菜喷甲醛,给生姜洒“六六粉”,都是为了追求所谓的“卖相”;几乎所有被曝光的问题农产品,都与检测标准有关,要么是没有检测标准,要么是检测标准滞后,要么是检测标准“打架”。

  据悉,去年年底,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达成一致意见:鉴于福美胂等化学结构中含胂的产品存在安全风险,建议按有关程序撤销此类产品的登记。而烟台部分苹果则使用了含有福美胂的药袋,可见,甘甜的苹果变成了“危险的苹果”——危险不仅是从消费安全的角度来说,从市场的角度而言同样如此。

  从产品安全的角度来说,给苹果套药袋增加了果实农残超标的风险;从市场角度来说,问题苹果一旦被曝光,结果便是销售不畅甚至最后腐烂扔掉。因此,必须深刻反思“危险的苹果”诞生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理,因为无论是果农还是消费者都“伤不起”,中国农产品市场同样“伤不起”。

  对于农产品,其实有三个“指挥棒”:一个是市场。即市场需要卖相好的产品,种植者就会围绕“卖相”大做文章,甚至会拿药物给产品“美容”;另一个是检测标准。没有检测标准或者检测标准不合理,就无法证明农产品是否合格;还有一个是各级监管,即监管不到位就给了问题产品流向市场的机会。

  在笔者看来,出现“危险的苹果”,就缘于这三个“指挥棒”失灵:

  其一,需求方重视苹果外表固然没有错,但过于重视外表而不重视“漂亮水果”的生长过程,就会助长种植者、供应者不惜一切代价来“美容”。健康的消费观很重要,但不能只图外表,还必须关注苹果生长过程。如果公众长期重视苹果生长过程,问题苹果或许早就没有市场了。当然,任何一种问题产品都与生产者的道德有关。相信市场会教训问题产品的生产者。

  其二,失望的监管。果农说得很清楚,苹果交易量大抽检很难发现农药残留。显然,交易量大并不是问题苹果存在的理由。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产品交易量越大,问题产品越容易蒙混过关。可见,各级抽检机构缺少基本的常识,给问题产品过关提供了机会。当然,即使严格抽检也未必能发现烟台问题苹果农残超标,因为退菌特和福美胂没有明确的检测标准。

  其三,缺失的检测标准。农业部官员日前指出,农药残留没那么可怕。因为我国已先后淘汰了33种高毒农药,从监测看我国农药残留超标率已逐年下降。听上去让人放心多了,但笔者想问:谁能保障已经淘汰并禁止了的农药不会被果农继续使用?例如,连果农都知道退菌特和福美胂是禁止使用的,但照样给苹果使用,怎能不让人忧虑?

  在笔者看来,纵然市场可以教训问题产品的生产者,但市场不一定能教训监管者和检测标准的制定者,唯有问责、严惩才能让监管者有所觉醒。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